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家庭文明建设>>正文
相濡以沫共进步 一路奉献一路歌
2021年01月29日 10时01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记者 司丽琼

在繁峙县繁城镇北城街村有这样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家庭。丈夫沙万里是个老先进、老典型,是拥有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九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的民营企业家;妻子李香香在全身心照顾家庭的同时,一步步成长为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会主席,家庭与事业兼顾。他们的三个子女懂事孝顺,传承了勤俭节约、扶贫济困的良好家风,分别战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同战线上。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这个来自繁峙县繁城镇北城街村的家庭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殊荣。

沙万里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幼年因家贫被迫辍学,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磨难。1974年,他走出农村,先后以农民合同工和煤矿工人身份工作了9年。1983年,他返乡成立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少年时代因贫辍学的伤痛往事,促使他义无反顾捐资助学。1984年,沙万里将自己承揽县烟草公司基建项目赚来的1000元捐给村里用于修建学校。此后的30多年里,他捐资助教、扶贫扶智,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50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近5000名;同时,改扩建中小学30 余所,新建希望小学9 所,累计为兴学助教、扶助贫困学生捐款1380万元,为光彩事业先后垫资8000多万元。30多年里,他不仅自己率先致富,成为一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而且帮助数百名下岗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吸纳近百家商户入驻当地的万里装饰城,带领上千名农民工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丈夫忙碌在外,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压在了妻子李香香一个人肩上。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李香香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尽力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李香香也不甘落后,一步步从一个单纯围着灶台转的家庭妇女成长为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会主席,成为了丈夫事业上的好帮手,和丈夫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夫妻俩生活上相互照顾,事业上互相扶持,邻里亲友有口皆碑。

多年以来,夫妻俩先后带领成百上千的农民工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帮助两个千人以下的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疫情期间,夫妻俩心系防疫一线,两次累计捐款10万元。捐资助学、包村扶贫、开山修路、捐款防疫……每一次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变的是时间、是受赠对象,不变的是夫妻俩扶贫济困的初心和情怀。丈夫沙万里荣获各级表彰奖励280余次,家里保存的锦旗、牌匾有600多块。勤俭节约、扶贫济困,已成为夫妻俩的日常习惯,也渐渐成为这个家庭的家风家训。

李香香学历不高,在教育子女时,她这样说道:一个人就像一棵树,美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叶。她希望孩子们崇德向善,做有德之人。在夫妻俩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子女们正直孝顺、睦邻友善。这个美满、幸福家庭的鲜活事迹也由此成为繁峙人民众口相传的美谈,更成为了繁峙县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样板。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