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存良 摄
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忻州市人民公园率先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他们同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的其他志愿者组织一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了很多的雷锋故事, 为美丽忻州增添了更多的美好。
公园有志愿者才变得更加温暖
人民公园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由几位年轻人组成,这些传递温暖、传播感动的使者,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用爱点亮了整个城市的文明之光。志愿服务者分工合作把爱传递,志愿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薪火相传。
2019年4月,人民公园服务中心进一步组建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站由13名队员组成。就是这样一支小小的服务队伍,却感染和激励了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每日,他们身穿红马甲、戴着红袖章,边学习边实践,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怕脏累,不言困难,默默无闻奉献着。
“您好,这里是人民公园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样温馨的话语,张宁每天都要说上数十遍。他和同事们,面带微笑耐心地接听每一个电话,接待每一位前来求助的游客。
2019年9月24日下午3点多,人民公园服务中心值班室接到游客赵女士的电话,讲述其老母亲随家人来人民公园游园,突发头晕症状,难以行走。困难之际他们就想到向志愿者求援。服务站的小付、小邸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及时为老人端去了温开水,提供了轮椅。下午5点多,赵女士及家人来到服务站将借用的轮椅归还,再三向志愿者表示感谢。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普及安全知识也是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志愿服务者不定时在园内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醒游客“安全第一”,向游客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协助维持公园秩序,劝导游人不聚集、不扎堆,特别是小孩、老人、妇女等要远离湖边的危险区域。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志愿服务在我市已蔚然成风。在公园、广场、车站、社区和公共文化场所都有“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在商场、集市、宾馆、医院、银行、邮局、电信等窗口单位建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主城区主要公交站台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文明之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与社会各界互动 共为创文“添彩”
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站与相关单位多次互动,共同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8月10日下午,他们与市委网信办联合开展了“文明忻州 有你有我”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向游客发放创文宣传材料《市民文明手册》、宣传手提袋,劝导游客防网络诈骗、爱护环境卫生,引导游客、市民维护公园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用健康的出行方式,文明游园。
忻州市星火公益协会的志愿者经常来人民公园,和公园的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创文服务系列活动,呼吁大家爱护环境。扫落叶、清杂草、捡枯枝,公园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同园内环卫及绿化养护工人合作,对道路两旁和绿篱中的垃圾、落叶、杂草、枯枝等进行集中清运,真正做到变“口号”为“行动”。
今年3月5日是第58个学雷锋日,这天上午9时许,忻州九中的50多名师生扛着校旗,穿着校服,整整齐齐地走进人民公园,明确了服务内容后便积极行动起来。有的清扫道路,有的擦拭座椅、垃圾桶和标识牌,有的捡拾烟头纸屑,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每一位游客。
3月23日下午,忻州师院美术系的20多名学生穿着统一的服装,在人民公园开展服务实践活动。大家对宣传栏和座椅进行了擦拭,向游人发放了文明旅游宣传资料100余份。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青年们每天排班上岗,大家风雨无阻,尽职尽责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传递文明正能量,涵养文明新风尚。“能为文明城市创建巩固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倍感荣幸;能亲眼见证文明忻州的点滴变化,我们充满自豪!”志愿者们这样说。
志愿服务者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从2020年3月开始,公园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小区开展包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活动,大力整治“脏乱差”,着力建设“洁齐美”。他们既是志愿者又是督察员,以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加分”,为文明创建“接力”。
志愿者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从2020年9月开始,坚持每月6日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至2021年6月,他们在城区的利西新苑共进行了15次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志愿者们分为两个小组,身着志愿者服装,对小区绿化带内丢弃的矿泉水瓶、餐巾纸、烟蒂等垃圾进行细致清理。同时还向小区居民宣传“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的文明理念。
女青年付淑卿、邸馨瑶就是其中的参与者。在利民西街的利西新苑小区,每月的6日都会看到她们的身影。她俩拾废纸、清垃圾、擦洗栏杆……以自己微薄之力树起了志愿服务路上的一面旗帜,刷新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这里的“好事”就是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善举。同她们一样,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文明忻州的点点星光,聚在一起,便汇集成文明忻州的星辰大海,镌刻在城市文明的丰碑之上。
用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
伴随着志愿服务常态化,人民公园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生生不息的志愿服务,持续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让道德美景绵绵不绝,处处“花开”。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在于繁华建筑的高度,同样在于群众感受幸福的温度。
这种温度,来自志愿者的真情传递,来自志愿者的大爱奉献,来自志愿者的薪火相传……他们用一次次服务、一桩桩善举,践行志愿精神;他们用一个个充满爱的“文明故事”,传播志愿精神,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奉献力量,让“志愿红”成为城市文明最温暖的底色,让志愿者成为城市文明最动人的身影,让志愿精神成为城市文明最厚重的涵养。(张六金)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