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创文你我他 共建靠大家>>正文
涵养文明风 幸福一座城
——我市全国文明城市集中提升行动见闻
2021年10月13日 10时21分   忻州晚报

本报记者 王国梁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底蕴,是最具潜力的软实力。

花艳树绿、满城同心,承善领今、文脉流传,人人崇德、风尚向上,一帧帧画面标注了市民的幸福日常,一张张笑脸传递了忻州人安居乐业的满足感。

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集中提升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市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积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忻州古城地处市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是忻州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展现忻州城市文明形态和首善忻府的“重要窗口”。

市文明办、忻府区文明实践中心、秀容街道文明实践所及村(居)文明实践站,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倡导引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从点滴做起,积跬步、聚细流,尽自己微小力量,在创文行动中绽放光芒。

漫步古城,公共场所内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害花草树木的不文明现象鲜有发生;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车辆让行斑马线,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总会有市民伸出援手……文明有序、温暖向善的平凡之举随时随地发生着,彰显着忻州这座千年历史文化之城,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集中提升行动中,公安交警、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环卫园林、文化旅游等部门作为主力军,整治环境乱象,引导文明交通、文明行为、文明旅游,倡导文明经营,提倡节约美德,扬文明之风,做文明之人。特别是在城区的大街小巷,“红马甲”身影穿梭在每一个角落,捡拾烟头纸屑、擦洗宣传橱窗、扶老人过马路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不断,传递着文明,温暖着城市。

市文明办积极倡导市民投身“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礼仪”行动中,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引领了风气之先,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价值引领,凝聚城市奋进力量。我市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弘扬真善美,筑牢道德高地,使全市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上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源泉。

“忻州好人”“道德模范”宣讲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持续释放正能量。市里还设立关爱好人基金,对各级道德模范给予慰问礼遇、关爱服务等普惠性激励措施。既厚植了达观向上、乐善好施、友爱互助的城市文化底蕴,也培育建树了成风化人的文明机制。

我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国防教育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明是城市居民的幸福底色。“小朋友,小心下车,注意安全。”每天早上,忻州城区的小学和幼儿园门前,数百名家长志愿者主动参与护学行动,构建起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的新起点,成为忻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细胞,文明社区丝丝温情暖人心。“我们小区就像一个温暖大家庭,邻里间互帮互助,和谐共享,非常温馨有爱。”忻府区最大的社区之一、怡居苑的居民代表说起社区变化时,话语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文明新风拂忻州。乡风文明培育和涵养是文明城市底色中最鲜活的一笔。市决策者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之“魂”抓紧、抓实、抓细,围绕“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总体目标,高位推动“思想引领、文脉传承、文明支撑、规范创建”的乡村实现嬗变。

走进忻州乡村,村庄道路干净、环境整洁、花香树绿、文化广场别致,一处处民房院落井然有序,一面面文化墙清雅脱俗。天更蓝了,河更清了,街居院更亮更美了……行走其间让人如沐春风。

文明,让城市变得更美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今天的忻州,环境优美、街巷整洁,文明新风吹拂城乡,身边好人层出不穷,时代新人奋发向上,处处彰显着特有的“精气神”……

“近者悦,远者来”——忻州,这座走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四宜”之城正在成为忻州人逐梦的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