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阅读>>正文
作家糜果才的“登高望远”
张云平
2024年03月12日 08时53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我和糜果才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他在繁峙县委通讯组工作,我在忻州日报社当记者。我到繁峙采访,总要招呼上糜果才,印象中他头大脸大,总是对人笑脸相迎,于是我们就有了交往。我叫他“老糜”,有时他也写点小文章,向报社投稿,一来二去我俩逐渐成了好朋友。糜果才不是那种“天才型”作家,而是从写小消息、小散文、小诗歌、小报告文学开始,一步一步不懈努力,最终攀登上文学高峰的。这中间有一段时间我们联系较少,但友情一直在彼此心中,可以说我是他作品的阅读者、见证者、欣赏者。在我看来,糜果才称得上是“登高望远”的人,他对人生、对事业总是“登”得高,看得远,是一个永不沮丧、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人。

糜果才出生于繁峙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里,这里历史上曾是边塞重地,同时也是成就英雄豪杰的地方,“浩浩滹沱水,萧萧战马秋”的边塞风情对他的人生影响深刻。尽管从小生活贫穷,但他识字很早,读诗也很早,不少唐诗宋词都能倒背如流。他读的第一首诗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最初的写作,更多是以谋生为目的。当时“下海”是时代的热词,糜果才在这一时期写了不少报告文学,而且还在小县城出了书,日子过得体面,如果就此止步也是一种生活。可是爱好诗文的这种情结在糜果才身上生根、发芽、绽放,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他要攀登文学高峰,激扬文字,成为真正的作家……糜果才的这几十年间,可以说成果丰硕,纪实文学《烽烟平型关》、长篇小说《黄金梦》、历史人物传记《王之涣传》,一部接一部,一部比一部精彩,让人惊叹。

《王之涣传》(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糜果才最新奉献给读者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人们都知道王之涣是盛唐时期伟大诗人,熟读他的《登鹤雀楼》《凉州词》等名篇,却不知在《全唐诗》中,共收录2800余名诗人的4.9万余首诗,而王之涣的诗仅有 6 首。历代文人对王之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有很高评价,有依据的是一块考古实物,即民国时期国学大师章太炎发现的《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全文545字,简略概括了王之涣的一生。事实上,由于史料文献缺少,王之涣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仍没有发现完整介绍王之涣生平的作品,难怪人们戏称“糜果才果然有才”。

不同于小说创作这种文学体裁,为历史人物作传,最基本的要素是真人真事,重大的历史背景、生平足迹不可虚构,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去研究、去挖掘、去描写。将史论者的严谨与文学传记的优美融为一体,可以说,糜果才基本做到了。

《王之涣传》以“意象辽阔,意境高远”八个字概括了王之涣的一生。王之涣生于盛唐武则天时期,祖父辈迁居绛州。他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精研文章,不到壮年便已穷经典之奥。从东都洛阳前往长安参加科考前,他挑选了十余首得意诗作,精心制成一份行卷,希望得到朝廷重臣张九龄的赏识,实现人生抱负。

这是王之涣第一次去长安,经过洛阳、新安、陕州、解县,抵达河东大地,是他的祖籍所在地。他4岁时迁居洛阳,这一次他满怀故土乡情,兴奋地登上了蒲州古渡旁的鹳雀楼。彼时天近黄昏,一轮落日渐渐西沉,在视野里徐徐而没,楼前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而来,河面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泛着鱼鳞般的金光。王之涣触景生情,“心底里潜伏的那种浩荡磅礴、连绵无尽的激情一下子迸发出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他在鹳雀楼的白色墙壁上龙飞凤舞,写下了那首《登鹳雀楼》。王之涣离开蒲州后,他的《登鹳雀楼》便在当地文人雅士中传诵开来,被乐工谱成歌曲传至京城,名动一时。王之涣也因此被张九龄看中,是年秋天调补冀州衡水县主簿,这一年他33岁。

一本好的历史人物传记,传递着符合世道人心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传递并非依靠大段论述时代背景实现,而是既要看到“行迹”,也要展现“心迹”,包括对心理活动、生活画面的描写,糜果才做到了。当王之涣踏进张九龄的宅第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甬道两边花圃里长得郁郁葱葱的兰草。这些兰草的枝叶虽然纤细,却挺拔向上,枝叶之间的串串兰花虽然不很艳丽,却馨香袭人。走在甬道上,他觉得自己被一种清新之气包围着、裹挟着、浸润着,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王之涣赴任前,张九龄问他有什么要求,王之涣说想要庭前的一株兰草,以表心志。“到了住所,王之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行囊,取出恩师张九龄赠送的兰草,培植在住所台阶下。”他以兰草的品格激励自己,廉洁自律。当王之涣为张寡妇申冤不成反被小人诽谤,他明白自己做不到按官场的规则行事,“此时,衙门里的兰草长势正旺,看起来柔弱的兰叶,挺拔向上,王之涣站在兰草前,反复思索,反复自问”,最终他决定辞官回乡。

为了却自己边塞报国之志,王之涣开始了仗剑远行、漫游大好河山的诗旅生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了边塞士卒的悲怨伤感,悲而不失其壮,怨而益增其志,为后人留下了又一首巅峰之作。当王之涣复出任文安县县尉时已是52岁,听到恩师张九龄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设供案、奠美酒、焚香纸,反复吟咏恩师的诗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寄托哀思,恩师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影响了他的一生。糜果才熟练运用传统诗歌中比兴的表现手法,把自然界的兰草与人物精神世界合二为一,为读者塑造出一个人品、诗品、官品俱佳的鲜活人物形象。

对于一个优秀的传记作者来说,选择为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作传,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历史考证功底和语言文字功夫,关键还在于他的精神寄托。写历史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表达作者的追求和向往。登高望远,糜果才挑战自我,为王之涣作传,做到了让历史重现,让光辉永存。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