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聚焦>>正文
古奇雅秀岢岚城
2023年12月18日 10时58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说岢岚古,因为从建置上来说,岢岚地属忻州境内最早县邑古汾阳邑。每说建置沿革,人皆以秦汉郡县制为准,比如岢岚“本汉汾阳县地”“岚谷废县今州治,汉汾阳县地也”,却忽视了秦汉郡县不少是从春秋战国延续而来,比如忻州地域汾阳、霍人、虑虒、阳曲四县即从春秋战国汾阳邑、霍人邑、虑虒邑、阳曲邑沿袭而来,汾阳邑置建又最早。《史记·晋世家》: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九月,晋献公死。十月……里克使迎夷吾於梁。夷吾及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於汾阳之邑”;《国语·晋语》:夷吾退而私语公子絷曰:“中大夫里克与我矣,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及立,“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说明汾阳邑为晋献公时所置,岢岚地属晋汾阳邑之地,是谓古。

岢岚奇,奇就奇在这包括今岢岚、静乐、岚县、兴县百万之田偌大地面的“汉汾阳县”,到东汉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500多年无记载,《魏书·尔朱兆传》却在古汾阳县土地上出现了从未见诸史载的“岢岚南山”:尔朱智虎,被“献武王高欢擒之于梁郡岢岚南山,赦之”。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岢岚之地……秦为太原郡地,在汉即太原郡之汾阳县地也。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尽云中、雁门、西河之地遂空……后魏於今理置岚州,因州西岢岚山为名也”“岢岚山,在(宜芳)县北九十八里。高二千余丈,西北与雪山相接”。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记》:“岢岚军理岚谷县……旧取东北岢(岢音贺)岚山为军名”。

岢岚二字来得突兀,《说文解字》没有“岢”字。“岢岚”二字显然为东汉许慎(58年一147年)以后新造字。“岢”在各种辞书字典除地名外再无它解,而“岢岚,因界内岢岚山以立名”,则是先有岢岚山,才有岢岚、岚县之名。那么,这个此前经传史书从未有过的“岢岚”二字从何而来呢?遍查史书无解。忽然从上引乐史自注“岢音贺”中得到启发,“岢音贺”,“岢岚山”与“贺兰山”完全音同。结合李吉甫“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尽云中、雁门、西河之地遂空”一段话,思绪忽然贯通。


岢岚西城门楼 赵文君 摄

岢岚山本为管涔山支脉,从远古以来,这一带的山便都叫做燕京山或管涔山,在东汉和北魏之间忽然冒出了一个以前从无记载的岢岚山,而这个地方从东汉以来一直为废地,先为匈奴人后为鲜卑人所占据,给岢岚山起名的便只会是匈奴人和鲜卑人。先例即匈奴人叫管涔山上湖泊池水为祁连池,祁连池一名遂传。

西汉末王莽新朝时,匈奴乘乱侵边,战乱延续将近三十年,东汉光武帝时,匈奴内乱,分为南北两部,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请求内附,光武帝“诏乃听南单于入居云中”。第二年又徙居西河美稷。因汾阳县战乱无人,废汾阳县,今晋西北一带遂成废地。匈奴乘机而入。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因北匈奴“寇掠并、凉、幽、冀四州”,乃徙西河郡郡治和南单于庭迁离石。于是南匈奴人进入汾河流域。南匈奴建庭五原塞,五原塞正在贺兰山下,长期生活于贺兰山下的南匈奴进入水草丰茂的岢岚境内屯驻放牧,看到这里的山和他们家乡的贺兰山相似,带着怀乡的情结,便将这里的山称为贺兰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正如祁连池被汉人按意思改作天池一样,贺兰山也被汉族文人写成了“岢岚山”,音译比意译更方便。从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匈奴进入汾河之滨,到北齐天保五年(554年)魏收撰成《魏书》,岢岚山叫了400多年,其中演变轨迹顺理成章。只是“岢岚”二字造得巧妙。“岢”是个形声字,从山,可声,按许慎释字,“凡可之属皆从可”,则岢既有“山”的意思也有“可”的意思。可的本意是“颜面”,这就引申出了“可爱”“可人”……那么“岢”就可解作可爱的山、美好的山。“岚”有夕岚、山岚、晓岚……是山林中的雾气。则岢岚二字可解为云雾缭绕的美丽山峦。

岢既从山,岚亦从山,两个从山之字显然比贺兰更有山的意思,也更古雅。可人可爱的山上云雾缭绕,浮着岚气、岚光,“夕阳彩翠忽成岚”“关外晴山满夕岚”,还不古雅?“古雅难将子美亲”,岢岚古雅恰就将子美亲了,杜甫祖父杜审言《经行岚州》:“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的咏岢岚山水之诗,正为岢岚古雅作了注脚。

结合《隋书》、新旧《唐书》地理志可知,北齐因境内有岢岚山置岢岚县,并筑苏孤戍城。隋开皇中(582年)岢岚并入静乐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置岢岚镇,又置岚谷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在故楼烦郡城置岚州,领宜芳、合河、静乐、岚谷四县。唐永淳二年(683年)以岢岚镇为栅。唐长安三年(703年)为军,析宜芳县地于岢岚旧军置岚谷县。唐神龙二年(706年),废县置军。唐景龙中(707年),张仁亶徙其军于朔方,留者号岢岚守捉。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复置岚谷县,次年复置岢岚军……岢岚县、岢岚镇、岢岚军、岢岚栅、岢岚守捉、岚谷县、岢岚州;一时间岢岚并入静乐,一时间析宜芳置岚谷……这是岢岚又一奇,可谓奇中有雅,雅中有奇。

隋唐边患主要是突厥,岢岚属二三线防线,到了唐末五代宋,岢岚这个地方直接就成了战场,宋神宗熙宁之后更成了宋辽边界。自后晋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割幽云十六州于契丹辽后,岢岚就成了前线。石敬瑭当契丹儿皇帝,引狼入室,契丹得了十六州,不断南下侵扰,今宁武分水岭以北从此无宁日,岢岚以北今神池、五寨等处土地成为缓冲地带的“两不”耕地。后汉刘知远取代后晋建后汉后,不得不加强岢岚军防卫,建岢岚军城。

刘知远雄才大略,称帝前曾在阳武口和石岭关两败契丹军,建后汉后所建岢岚军城,有一整套防御体系。岚漪水襟带于西南,芦芽山障屏于东北,三山拱卫、双流合抱,城形似舟,故曰“舟城”,岢岚军城是座秀雅的军城。同时北魏秀容护军、秀容郡即在当时岚州境内。是谓“秀”。

北宋立国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攻降北汉,折御卿克岢岚军。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复置岢岚军,辖岚谷县。景徳元年(1004年)秋九月己卯,高继勋率兵击败契丹数万骑于岢岚军,十月复败之。宋仁宗年间(1038年),西夏崛起,岢岚军夹于西夏与辽之间,军事地位更加重要,边境危急之时,庆历四年(1044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安抚经略副使,主管陕西、河东军务。他亲兼岢岚军务,驻守岢岚时,看到岢岚城池又小又矮,于是决定在岢岚城外再筑一城,“公以岢岚城小,将东关城筑作大城,检计到土工52万7945工”。同年,欧阳修任河北转运使,奉使河东,到岢岚视察后,数次上书谈岢岚,在奏折中,建议不要从河北远调民伕:“朝廷更赐体恤,且乞令河东路一面应副岢岚功役”。这次所修城即现在岢岚城东关。“东关城在岢岚城水砦外”,俗名砖堡。宋元丰八年(1085年)知州事贺绍庆拓展东南角四里,宋徽宗大观初(1107年),知州王喆凿池修护城河。

范仲淹宣抚过岢岚,欧阳修巡视过岢岚,苏轼、黄庭坚未到过岢岚却都有关于岢岚的诗作,黄庭坚“月斜汾沁催驿马,雪暗岢岚传酒杯”,苏轼《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这宋代四大雅人更是岢岚大雅所集。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岢岚军为岢岚州,隶河东北路,城为州治。

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岚谷县废入管州,岢岚州县俱废。

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岢岚县,同年十月升岢岚州,隶太原府。先领岚县、兴县、保德三县。卫指挥张兴增修岢岚州城,砌以砖石,将全城包砖。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兵备副使吴岳重修岢岚州城。隆庆元年(1567年),卫守备刘承嗣加修。崇祯三年(1630年),守备聂徳元修缮城垣,疏濬壕堑,防御有方。周6里278步,高3丈8尺。门四,东曰宜阳,南曰文明,西曰丰城,北曰戢宁。城形如舟。城楼12座,上有旗杆、垛口。城门高大出奇,四门都有瓮城,城外有一条宽5丈、深2丈的护城河。东、西、北门外各有吊桥一座,城外4关2堡。

清代为太原府岢岚州,仍领岚、兴二县。顺治五年(1649年),山贼窃发据城,城圮,兵备道楼希昊指示知州员尽忠增修橹堞,以资防守。今岢岚县城仍存留有北、东、南3座城门瓮城和许多残垣断壁。

民国元年岢岚州改为岢岚县。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属晋绥边区。抗战时期晋西北著名的“三井战役”发生于此。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后属忻县专区。1984年置城关镇,2001年城关镇改称岚漪镇。2007年重修钟鼓楼和部分城墙。县政府驻岚漪镇安元街。

1948年4月4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西柏坡途中,在岢岚城中绿树掩映的小院里路居,留下了“岢岚是个好地方”的深情赞誉。当晚,毛主席听取了县里关于土改和整党的汇报,4月5日接见了参加本县县、区、村三级干部会议的全体代表,高度赞扬了晋绥人民深入开展土改、支援解放战争的可喜成绩,鼓励人民搞好生产。毛主席路居馆,位于县城小东街中部。毛主席当时就住在正房东间内。现在室内按原样陈列着毛主席当时用过的办公桌、椅、茶具、被褥等。作为岢岚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毛主席路居馆被列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岢岚文庙 赵文君 摄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岢岚县赵家洼村和宋家沟新村考察调研。在赵家洼村三户村民家中,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给贫困户送去了米、面、油。了解家庭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并看望了岢岚县人大派驻赵家洼村的扶贫工作队队员,勉励他们深入农户、扶贫助困。宋家沟移民新村是集易地搬迁和生态型庭院经济于一体的示范村。总书记在新村的小广场上和在场的群众握手,鼓励大家努力脱贫。村民周明则说,我们都很感动,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等不靠,用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岢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隋朝,炀帝时,汉王杨谅作乱。本州刺史乔钟馗将兵助之,陶世谟(岢岚人)谏,馗怒欲杀之。世谟曰:“汝安能以兵胁我邪!大丈夫宁死义耳。”馗壮而释之。唐代岢岚人郭周,官义勇军万户,遇岁饥,发廪赈贷,多所全活。

金代郭瑁,尚书六部主事。视民力为缓急,被上官誉为能吏。明代李颙,清节自励,官至贵州参议,未尝增益田产,后裔书香不绝。还有清朝能诗善文、敢告官吏、敢与土豪斗争、为县人称颂的李潜修;清同治年间,不辱列强、率百姓起义的李成龙;有联络革命党人,加入同盟会,建立民主共和大业的赵萃珍、赵萃瑛赵氏兄弟;有性格刚烈、精明强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女议员张兰女;有品学兼优、积极投身于解放战争,在文教战线上做出积极贡献的刘仰峤;在经商、医药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的工商界名人齐向荣等。

岢岚城古奇雅秀,岚谷故城,州西五里。新州城,北50里天窊口,址存。苏孤戍,东30里。《清一统志》称:北齐筑,后因东北隅没于水,仅存三面,改名三角村,遗址犹存。安元城,西5里梁家会,址存。韩光寨在县东北,相传为元将韩光所筑。今古城村北,废址犹存。天涧堡隘在县北5里。路通大同、朔州,两山对峙,深峡如涧,俗名暗门子。洪谷堡在县南37里,旧时亦称洪谷堡隘,又称洪谷寨,俗称寨子崖。三井镇在县东北40里,1940年6月日寇侵占岢岚城后,向我山区进行残酷扫荡。岢岚人民配合八路军在此打了歼灭战,歼敌数百人,缴获大量武器。其中有一门“九〇”山炮为我军首次从日寇手中缴获的大炮,现陈列在首都军事博物馆中。

折克行墓在岢岚城西北3里折家祠内,北宋折氏一门,世袭府州团练使、知州等职。折克行,守边三十年,善抚士卒,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战功卓著,卒谥武恭公。

岢岚是全国唯一有宋长城的地方。长城山,在州东30里。山下有白龙泉,流合岚漪河,其味甘。长城,城北50里俗名长城梁。明嘉靖间得石刻,云: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夫筑。

岢岚县城全景 范 涛 摄

岢岚古时寺观庙宇林立,晏公庙在南薰街北,玉皇庙在城东北隅。香严寺在州城内肃穆街,南宋元丰年间建寺。火神庙在香严寺东,明万历年间知州张鉴建。三义祠在城内,贾三畏建,并撰记。福寺在居仁街西。宋宣和年间,紫衣禅师建,寺西壁有宋徽宗御笔手诏碑。时有瑞鹤之应,颁诏天下刻石纪事。草偃寺在州南王龙都,元至正年间建。西山有云际寺,宋天圣年间建,翠屿苍岩,石径茂树。龙岩在州西南,白胜庵在城南寺沟会北,石壁峭拔,清泉萦绕,袁锵珩《白胜庵记》:“庵门外清泉,一泓绀碧。庵南茂林蒨密,西访龙岩寺迹。还有塔院寺、教寺、崇典寺、崇梵寺、瑞云寺、圣安寺等等。北屏寺,趾掌大,宜台宜洞,东南松千章,间复横斜,逼真绘事。”

2018年5月,岢岚启动了古城建设工程,渐渐地,一座新版的“岢岚古城”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修缮恢复了温润安静的岢岚古城高大雄伟的城楼、城中央的钟鼓楼,城门洞底部砌以清一色斑驳石条,历千年沧桑。在城外显眼的山崖上,镌刻下“岢岚是个好地方”几个大字,雕工齐整,惹眼醒目。

在县城周边建成了山地森林公园,近年来又陆续建成北寺塔公园、东山山地公园、文昌公园、滨河公园、岚漪河景观带以及多处景点,可休闲,可赏景,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县级山地森林公园。古老山城增添了绚丽色彩,焕发出勃勃生机。(彭 图)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