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聚焦>>正文
五台山是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下)
王志超
2022年05月09日 16时30分   忻州日报

五、千年佛国:帝王多青睐

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历朝历代皇帝的扶持是分不开的。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最初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云冈石窟就是北魏以皇家名义开凿的。北魏以佛教为“国教”,崇佛达到极盛,对五台山的扶持最为显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第一个巡幸五台山的皇帝,据清《五台县志》载,五台山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此外孝文帝还“登临西台”,“射箭畋略”。北宋延一所著《广清凉传》中云,孝文帝“曾至五台山避暑,往复宿此”,后游行于中台,上置“小石浮图”,还于清凉谷建清凉寺,又见中台东南“有一小峰,顶平无林木,岿然高显,类西域之鹫峰焉。其上,祥云屡兴,圣容频现,古谓之化文殊台也”,故造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并于寺“前种华园地方二顷。夏中发艳状同铺锦。光彩昱耀乱人心目”,环绕灵峰“置十二院”,大大推动了五台山寺庙的扩建和佛教的兴盛。金元之际,“一代文宗”元好问在他的《台山杂咏》诗中写道:“一国春风帝子家,绿云晴雪间红霞。香绵稳藉僧溪草,蜀锦惊看佛钵花。”

元朝有两位皇帝都上过五台山,一位是元成宗铁穆耳,于元贞二年(1296年)“幸五台”,瞻礼圣容,崇佛敬僧,下令修建万圣佑国寺,建成后诏洛阳白马寺的释源宗主真觉国师为开山住持。另一位是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二年(1322年),他从燕京(今北京)出发,六月“至王子寺,有感,敕重修葺,是年复建普门寺”。

到了清代,佛教再次被奉为“国教”,且先后有4位皇帝巡幸五台山。第一位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带领皇太子允礽首次到达五台山,驻跸于台怀镇菩萨顶,在长城岭侧射杀一猛虎,绝积年虎患,故此地改称“射虎川”。之后,康熙帝又4次上五台山,赐梵文藏经2部,作诗15首,题匾55块,勒碑20余通,修葺寺庙20余座,赠渗金菩萨像7尊,赏金银6000余两。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随父皇康熙去过一次五台山,即位后就再没有去过。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上过6次五台山,分别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此外,留下诗歌200多首、题匾29块、刻碑11通。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春巡幸五台山,驻跸菩萨顶行宫,游览多日后回京,留下了《五台赞碑文》。

六、红色文化:革命的洗礼

五台山作为革命根据地,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

聂荣臻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曾战斗在五台山上。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9月25日,在平型关取得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不久,党中央决定派聂荣臻率军开辟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东北地区。随后,党中央正式宣布成立晋察冀军区,任命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成立大会就在五台山普济寺召开。会后,聂荣臻率领部队抵达台怀镇,住在金刚窟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在他的领导下,五台山组织起了100余人的僧侣抗日队伍,积极为战争捐物、捐粮、提供住处、传递情报、救治伤员等,使五台山成为僧民共同抗日的基地。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从河北省阜平县转移到五台山射虎川台麓寺,聂荣臻率领军队多次在五台山周围与日军交战,以滑石片战斗最为著名。

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军区驻地金刚库村,聂荣臻聘请他为军区卫生顾问,帮助救治伤员。1939年,白求恩在一次手术时,因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969年,中共五台县委、五台县人民政府在松岩口建成白求恩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毛泽东、周恩来曾路居五台山。1948年春,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行抵达五台山台怀镇,路居于塔院寺方丈院。彼时,雪后初晴,碧空万里,五台山佛教圣地沐浴在五彩缤纷的朝晖之中,显得格外光彩夺目,典雅壮观。在地方干部和老方丈陪同下,他们首先游览了塔院寺的大慈延寿宝殿、大藏经阁。从塔院寺出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与陪同人员边谈边走进罗睺寺,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开花现佛”。离开罗睺寺,又进了显通寺参观无量殿和铜殿,之后向钟楼走去。进到楼内,果然看到一口比人还高的大铜钟悬挂着,大家品读着大钟上铸刻的经文,不时向老方丈请教。出了显通寺,众人又登上菩萨顶,然后返到五爷庙,进入五龙王殿。老方丈介绍说:“这五龙王殿建于清代,殿内主供五龙王,俗称‘五爷’,所以五龙王殿又称‘五爷庙’。传说五爷最爱看戏,对面那座戏台就是专为给五爷唱戏而修建的。清代以来,五台山每年要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庙会,期间这里要唱一个月的戏。”毛泽东在五台山,还详细询问了寺庙的修缮工作和寺僧的生活情况,并指示要抓紧修复和重视保护管理。

七、五台山学:走向全世界

五台山的历史有多悠久,五台山文化研究的历史就有多长远。1985年,在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五台山研究机构——五台山研究会,创办了《五台山研究》刊物。1987年,在“首届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建立“五台山学”的命题。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五台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极大推动了“五台山学”的构建与发展,标志着五台山真正走向世界并被永远保护和传承。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以浓郁的佛教文化闻名海内外,其保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享有“佛国”盛誉。五台山由五座台顶组成,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一种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

敦煌莫高窟藏有一幅精美的《五台山图》,再现了1500年前五代时期五台山佛国圣境的宗教氛围和世俗风情画卷。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采用鸟瞰式的透视法,描绘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规模恢宏,气势壮阔,既是引人入胜的山水风景,又是一幅全息的地理图,当地的掌故传说都融入其中,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极高。

历史悠久的五台山六月庙会又称“骡马交流大会”,起源于隋唐时期。据史载,东汉永平十年(67年)佛教传入我国,次年朝廷便开始在五台山建庙筑寺,隋唐时期全山僧尼多达2000余名。为了促进寺庙间的沟通联系和佛法交流,官府决定在每年的七月举办一次庙会。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尤其崇信佛法,先后多次亲临五台山朝拜,大兴土木,修建庙宇,还敕令10座青庙(汉传)改为黄庙(藏传),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大开庙门,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庙会。1990年,政府在五台山六月庙会的基础上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并一直延续下来,使灿烂的佛教文化与独特的旅游风光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宾客前来参加,一时盛况空前。五台山作为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相信定能带领山西走向全世界。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