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代县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合作研究晋王墓出土文物
2023年05月21日 09时57分   忻州在线

5月8日,代县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在代州文庙签署了晋王墓出土骨骼生物考古研究合作协议。这是对后唐晋王墓出土的国字号文物、特别是生物有机文物,以及国字号历史文化遗迹后唐建极陵皇陵遗迹进行现代科技研究的行动。

晋王墓位于代县城西3.5公里处七里铺村,原柏林寺侧。唐晋王李克用(公元856年9月—公元908年正月)天祐五年葬于此。李克用是沙陀族沙陀部落人,唐末、五代初的著名军事统帅,也是一位乱世英雄。一生平黄巢、战朱温、镇压藩镇割据分裂,统一代北,被唐朝廷分封为“晋王”。他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在争夺霸业中死去。

本次合作研究,对考证李克用及其家族的历史活动有很大的史学价值,同时也意味着代县对晋王墓及五代后唐皇陵建极陵整体上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搭建了科学研究的平台,对研究长城内外民族融合、构建统一的国家历史意义重大,对代县文物考古工作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据了解,这里的晋王李克用墓并非一座孤塜,而是五代时期后唐李家的皇陵——建极陵所在地。建极陵完工于后唐同3年(925年),元至延13年(1353)重修,陵中共埋有13位李克用的亲人。元代驸马阙里吉思以李克用后裔为由,重修了荒颓的建极陵并置户20余家守陵,晋王坟建极陵遗址中文化遗存还有一个胡人移民村,明朝人叫百家街。百家街在柏林西边,百家街曾是少数民族和中亚粟特人融入汉族、入籍“大中国”的特别之地,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更集中、更充分、更为彰显。

代县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签署的《晋王墓出土骨骼生物考古研究》项目协议,主要内容有3条:一是对人类遗骸的DNA研究和基因谱系的描绘。二是对出土动物遗骸的研究。这个研究对于还原代县古老的土特产、被司马迁记入史记中的“胡犬、代马、昆山玉”提供了直接的科学依据。三是对墓葬中土壤的分析,可对浸沁在墓室土壤中的铜、铁、金、银,各种纺织品,各种木器材质进行微量元素的分析和分类。(杨继东)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