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5日,《山西日报·副刊》文博版,刊登了题为《清代手抄本<徐刘课艺>考析》的文章,作者为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文史研究员张六金,这已是半年之内张六金撰写的博物馆藏品考证文章第三次登上《山西日报》了。前两次分别为:《山西清代嘉庆壬申科乡试考卷》(2022年9月30日《山西日报》)、《清代忻州董村杨如梧著〈五言杂字〉》(2022年10月28日《山西日报》)。
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是山西省文物局管辖的民营博物馆,由忻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宁志刚创意策划、忻州老白烧文化有限公司投资运营,于2022年1月19日正式开馆。博物馆设有九原文脉、秀容弦歌、前贤遗珍、读书山房、主题展厅等展区。不同的展厅从不同的侧重面,全面反映了忻州古城和忻府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系统介绍秀容书院历史沿革,以展示历代前贤典籍与墨宝为主线,现有近千件展品,从文化含量到藏品体量,堪称高品位、高水准。其中不乏珍稀善本、珍贵文献史料和实物遗存。
张六金认为,考证、解读这些典籍,让这些文物活起来,是当下一项刻不容缓的抢救性工作。为此,他潜心学习研究,并专门在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公众号平台上开辟了《略数家珍》栏目,不定期地推出馆藏藏品的考析文章,向群众普及文物知识。截至目前已陆续发表相关文章20多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王 婷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