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新平新书《明清至民国五台山境域庙会与村落生活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庙会是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区域乡村生活史的重要视角。本书在广泛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了大量的碑刻、题记、村志、家谱等珍稀资料,借鉴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至民国五台山境域庙宇在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尤其是庙会与村落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对人们全方位了解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构建下的五台山境域村落生活图景,透视乡村生活的实态逻辑,探寻地方社会的变迁规律,以助推五台山境域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分绪论、五台山境域的社会生态、庙宇在村落的空间分布、庙会与村落精神生活、庙会与村落物质生活、庙会与村落社会生活、结语等部分,立足于多样的个案调查,将明清至民国五台山境域庙会与村落生活作为研究对象,把庙会置于乡村生活史的视野下进行长时段研究,进而透视乡村生活的实态逻辑和地方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本书为国内庙会研究提供了崭新的个案,有利于分析国内各地庙会的类型学意义,加强学界对于庙会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新平是原平人,教授,山西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山西省教学名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区域社会史和文化史等研究,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社会科学战线》《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9部,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院级课题项目9项,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记者王晟)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