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代县聂营镇聂营村开办“农民夜校”,村“两委”统筹各方师资力量,把优秀党员、乡土专家、致富带头人以及涉农企业家等,全部纳入“农民夜校”师资库,让农民到夜校学习政策、技能,提高自身素养,丰富文化生活。目前,夜校共进行政策宣讲7次,服务群众百余人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抓好阵地建设。夜校运用农民群众能听懂、容易记、会运用的语言讲给群众听,让党的理论和现代农业新业态武装农民头脑,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根据村里发展规划,重点推广外出务工、兴村产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致富信息,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增强其再就业能力。夜校开展法治、德治与自治有机融合的新型教育,成为锻造综合素质较高、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熔炉,引导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公德意识,遇事用法,办事依法。
建强学习机制。村党组织作为“农民夜校”的主办单位,具体负责需求收集、学习动员、教学实施、工作记录、设备维护、情况反馈等工作。夜校设校长1人、管理员1人。在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农时农事科学安排,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原则上每月开课不少于2次4学时。授课前,采取手机短信、公开栏、广播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培训时间、授课教师等信息广泛告知农民群众;授课后,认真收集吸纳农民群众和授课教师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健全台账管理。根据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对本村劳动力培训的摸底情况,建立了每个劳动力个人情况、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的登记台账,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方向。如近期邀请职业中学老师讲课,开办家政服务员、月嫂服务等技能培训班。夜校以就业定培训,面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民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
开设主题课堂。村支部统筹师资力量,积极邀请乡镇领导、畜牧、农业技术骨干前来讲课。“实干家”教师打破课堂教学,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养殖场,接触式传授与交流技术,现场蹲点、手把手指导,真正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训+网络”“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站点+广播”等模式,开展一刻钟“专项课堂”、一小时“综合课堂”,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如汛期来临,夜校及时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等教学内容;9月上旬,镇党委组织各村进行安全应急演练,让群众实际参与进来。
提升学习积极性。村里制定了《农民夜校学员积分与星级评定办法》。学员通过参加培训频次、课堂参与活动表现可以加分,反之,培训中迟到、早退等违反纪律管理者减分。累计积分运用于星级评定,年终按积分评定 “一星级”到“五星级”学员,直接与物质奖励挂钩。与此同时,村里借助夜校微信群、村喇叭广播、手机短视频等形式普及宣传,不断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现在聂营村农闲时节,农民大都争相走进“农民夜校”进行学习。(记者 王国栋)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