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以文塑旅放光彩 以旅彰文见底蕴
——为加快忻州旅游业发展鼓与呼
2022年06月28日 09时33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为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带动旅游业复苏,加快实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年初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新一轮纾困扶持政策措施,帮助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业领域特殊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随着夏季高温、毕业季、放假季的来临,5月份以后,各地旅游人数出现了温和上升。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6%。就忻州而言,全市重点景区(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老牛湾、忻州古城)一共接待游客11.94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30.62万元,经营性收入436.38万元。同比“五一”假期,日均游客和收入均出现了明显上升。忻州古城自5月中旬以来,每逢周末就会出现客流量显著上升的小高峰,成为省内市民打卡旅游的新热点。

忻州作为山西省旅游资源大市,5A级景区2家(五台山、雁门关),4A级景区11家(河边民俗博物馆、万年冰洞旅游区、芦芽山生态旅游区、汾河源头旅游区、云中河景区、禹王洞景区、忻州滹源景区、天涯山景区、忻州古城、老牛湾景区、天柱山景区),全市旅游经营主体266家,旅行社118家,分社27家,网点121家。

经历疫情之后,旅游业的行业生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出行、浅需求、低消费、短时长”的本地游和近程游成为主导;文化旅游、考古旅游、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等成为新的持续消费热点;房车营地、近郊露营、博物馆打卡、竞技骑行、徒步旅拍、乡村体验等成为旅游新玩法。借助网络平台力量和旅游主播的宣传,“科技+”让足不出户云上旅游成为新宠。各地政府还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实行首道门票优惠,对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进行奖励,鼓励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延时开放、夜间开放等举措支持旅游业发展。

当然,忻州旅游业紧跟全国旅游业脚步,加快恢复生产,正处于体系逐步健全,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服务层次逐步多元,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旅游新业态逐步呈现的爬坡上升阶段。为更快更好地恢复我市旅游业发展,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培根铸魂作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讲好忻州故事。忻州具有独特的两大旅游文化元素,一个是黄河、一个是长城;一个是“动脉”,一个是“静脉”。这两大元素盘活了忻州的文化旅游,使忻州文化旅游更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同时,忻州还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等响亮的文化名片,还有元好问、班婕妤、杨家将、白朴等历史名人,为此要加大对忻州文化和文化名人的宣传推广力度。今年“雁门风云”杂技演艺、忻州古城民俗表演和“遇见秀容”演出,都是文旅融合的有益尝试,能够让游客在沉浸式浏览中体验到三晋文化的脉动,感受到忻州文化的底蕴。

二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下好全市文化旅游发展一盘棋。文旅不分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推手。把文物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把佛教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让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贯穿,让非遗文化与旅游文化相扶持,推进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老牛湾区域合作,突出差异化经营,打造一批精品文玩地,可有效聚集人流,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三是多层次触媒,加强旅游形象的宣传推介。集中力量推动五台山、忻州古城、雁门关、老牛湾、芦芽山等龙头景区尽快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打造旅游景区与网络企业合作样板,邀请网红直播达人,现场推广景区,打响“心灵之舟”文旅品牌。将消费券发放到旅游景区,引导忻州人游忻州。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方式,树立并推介美丽宜居的忻州城市新形象。

四是加快旅游信息共享,实施“两山两河两城三关”旅游廊道建设,实现各景区的交流融合推广。旅游管理机构应及时收集发布有关政策法规、旅游信息、游客数量、统计分析,各旅游企业及时反馈游客信息、购物情况、游客意见和建议,共享信息平台,为旅游企业团队营销提供参考。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一规划的道路交通、景点设施、停车场、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有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培养,引进、培育旅游管理开发规划的高级人才,让他们在工作中讲好忻州故事,传播忻州文化,促进忻州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于艳霞)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