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这些“惊蛰”古诗里藏着多少春色?
2022年03月07日 10时21分   新华网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古称“启蛰”,标志仲春开始。此时节,推开窗,明丽的春色映入眼帘。这惹人的春色藏在乍响的雷声、初绽的桃花和忙碌的农耕中,也藏在那一首首唯美的古诗中。这一抹抹春色在字里行间流淌,令人沉醉。

海报制作:方金洋

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古代的诗人们也留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等诸多描写“春雷乍响”的名句。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过后,春催万物,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海报制作:方金洋

气温和地温不断升高,土壤解冻,春风化雨,杏花、桃花、蔷薇等纷纷进入花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油菜花也在惊蛰前后开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瓦片在雨点的催促下成了自然的钟磬,杏花、桃花等纷纷绽蕾,正是送香添色的好时节,提着竹篮的姑娘,踏着青石板,绕着杏花香,穿街走巷;“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春风拂过,明媚娇俏,缀满桃花的枝头微微颤动,或吹落几片芳菲,大地便有了春的色彩。

从惊蛰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一年之计在春耕,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惊蛰来了,春忙也来了。四时五谷,皆始于此。

海报制作:方金洋

春忙如故,农事寻常。除了春光春色,古代的诗人们也将目光瞄向田间地头,捕捉农人的身影和农事的繁忙。“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这些诗句,既提醒农人不要误了农时,也描绘出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监制:胡清海

统筹:刘心惠、刘元旭

记者:周润健、郭方达

编辑:张虹生、唐健辉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