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河曲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22日 10时45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组织开展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根据评审命名工作方案,经评审和公示,日前,包括我市河曲县(二人台)在内的183个县(市、区)、乡镇(街道)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河曲“二人台”流传于山西北部、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由于河曲广大劳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吸收融化内蒙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2006年,河曲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文化惠民项目,每三年评选一次。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2021至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注重入选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代表性民间文化资源或艺术形式既有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又有摄影、合唱、农民画等当代兴起的文化艺术形式。

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新后续建设,规范长效管理,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庞丽芳)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