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忻州长城摄影在新疆展出
2025年11月04日 10时07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摄影展现场 钱俊斌 摄

一道长城传文韵,千古魂脉连晋疆。近日,以“长城两边是故乡晋疆两地一家亲”为主题的“筑梦马桥”长城摄影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6团的体育活动中心举行。此次展览由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6团主办,神池县委、县政府协办,忻州市长城学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6团文体广电旅游中心、神池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影展将山西和新疆两省区的百余幅精美长城照片呈现于众,展示长城雄姿,挖掘文化宝藏,弘扬长城精神。忻州市长城学会杨峻峰会长等一行三人赴疆讲解。

忻州地处山西省中北部,西踞黄河,北依长城,东临太行,南望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接合部,是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通道。忻州是我国长城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全域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皆拥有长城资源,为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辽、明、清等12个朝代修筑。忻州长城修筑形制多样,有人工夯筑的墙体,更有关堡、壕堑、烽台、敌楼、山险、河险等各种工事,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特别是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平型关等雄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物部门调查统计,全市保存较好的长城总计478.59公里,拥有若干项全国第一、唯一、之最,是中国长城的精华、长城文化的教科书,也是一座天然的长城文化博物馆。

新疆长城是我国最西端的长城,是中国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管辖西域,维护祖国统一的实证,是国家主权和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历史文化财富。国家认定的新疆长城资源共计212处,分布在南北疆10个地州市、40个县市区,涉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师(市)、9个团场,东西绵延2000余公里。在106团7连附近的荒漠中,坐落有马桥故城,始建于同治四年(1865年),2014年列入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现为兵团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红色教育基地。

山西的黄土高原与新疆的戈壁荒漠通过镜头相遇,两地长城以截然不同的风貌,共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这次“筑梦马桥”长城摄影展,旨在以山西忻州和新疆两地的长城摄影作品为纽带,“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将文化作为凝聚共识的柔性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通过文化滋养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据了解,这次展览共展出110幅精美的长城照片,其中忻州长城摄影作品87幅,新疆长城摄影作品23幅。展示了长城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与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古代工程技术的高超智慧。这次展览,具有开创性意义,内地长城摄影作品能够赴新疆专门建馆展出,这在中国长城界是第一次;忻州长城摄影与新疆长城摄影对接联手同室展出,也是第一次。这次影展,从精度上讲,荟萃了全国长城摄影界的大腕,如李少白、董旭明、杨东、胡建丰、胥焰等,作品表现的全是忻州长城的精华点段。从广度上讲,展示了忻州全域的长城画面,从雁门关“中华第一关”的雄浑气魄,到偏关老牛湾长城与黄河的“双龙共舞”,更有神池长城的雄浑大气和复杂神奇,许多优秀作品是第一次面世。新疆的长城摄影作品是从全国长城摄影名家手中征集回的优秀作品,展示了新疆长城以烽燧体系为主的特色,孤立的戍堡与烽火台在荒原上彼此呼应,形成独特的防御网络,守护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揭示着新疆长城“变封闭为开放”的深层意义——它不仅是军事设施,更是促进多元文明对话的桥梁。

此次影展受到当地部门的重视,专门建设了宽敞的展厅进行永久性展出。在布展过程中注重画框的艺术陈设和画面的协调,还配置了当地马桥故城的沙盘。开展以后,文体广电旅游中心等部门积极推介宣传。预计在2026年元旦期间,将影展移到兵团第六师所在地五家渠巡回展出。

通过影展,唤起观众对长城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生生不息,也是这次影展的意义所在。杨怡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