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抗战中的白草口长城
2025年09月02日 16时27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作为山西省屈指可数的包砖长城,白草口长城位于朔州山阴县和忻州代县交界处,曾是明代雁门关外的关口防线,2020年被列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抗战初期,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等战役就发生在其沿线地区。

白草口长城之魂

九一八事变后,驱逐日寇是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各地开展游击战,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白草口长城沿线有个村庄名叫“太和岭口村”,七七事变后在该村设立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总部,即第二战区最高军事长官阎锡山的前线指挥部。同年9月,周恩来、彭德怀、左权一行人到太和岭口与阎锡山商谈联合抗日事宜,达成了成立“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动委会)”的协议。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八路军总部组建晋东北游击司令部,成立5个游击大队,其中第四大队在代县一带活动,该队于12月底将代县民间抗日武装收编。10月,县动委会还在代县峨口成立了军事部,次年1月军事部改为自卫队总队部,完全由地方党组织领导。

1937年10月,动委会代县分会中的党组织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章嘉乐在峨口富村建立了代县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3个月后,中共代县委员会成立,并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中解村、口子村、赵家湾村、阳明堡村等地相继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支部。中共代县县委成立后,在聂营镇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落实党的“二五减租,四六分粮”政策,不久又召开全县军政民联席会议,废除田赋制。到1938年底,代县全县有5个区委、19个农村党支部、53名基层党员。

全民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以“与华北共存亡”的勇气和决心,在日寇占领区开展游击战,创建了晋西北、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用血肉塑造了白草口长城之魂。

白草口长城精神

1937年9月,八路军在白草口长城东延伸线的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部队,毙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10月18日至21日,八路军在白草口长城沿线的黑石头沟对日军的汽车运输队进行伏击,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10月19日夜,八路军渡过滹沱河向白草口长城南的代县阳明堡飞机场发起猛攻,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战斗,击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37年冬,抗日民主政府在峨口邀请本县30余名士绅参加座谈会,主题就是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全民参战。会后,爱国人士康庚一次性捐稻谷100石、内蒙产羊皮大衣100件,杨生文捐食用油400斤、高粱和黍谷子50石、大洋150块。富户子弟杨士珍、杨子玉二人也积极响应号召,在代县沦陷后,利用自身大学毕业生的条件组织爱国青年学生成立“青年挺进军”,与日军开展游击战。这一年还组建了“抗日武装代县营”“代县特务连”“代县基干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后都接受整编成为正规队伍。

抗战时期,代县涌现出许多烈士。刘熹亭,今代县新高乡刘家圪洞村人,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专攻文化史,代表作有《忽必烈征倭之研究》。1933年与友人成立西北论衡社,出版杂志《西北论衡》,并任总编辑。1940年7月,刘熹亭遭遇敌机轰炸,不幸以身殉国,同行人为其建亭刻碑作为纪念,时年仅28岁。郎焕生,代县峨口镇富村人,曾是一名巡路警察。七七事变后主动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县农委武装委员。同年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郎焕生服从组织安排,留下稳定群众斗争情绪,保存抗日“火种”。1941年5月,他在康家湾村被日伪军包围,突围过程中负伤,当日军准备活捉他时,郎焕生突然拉响手榴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1岁。

白草口长城新课题

研究抗战时期白草口长城的文化,要把红色基因谱系中的抗战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长城精神有机融合,实现白草口长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迅速奔赴抗日前线,在山西境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包括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等。以夜袭阳明堡飞机场为例,它打破了传统的地面部队只能与敌人正面交锋的认知,开创了特种作战的先河。这个战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削弱了当时敌人的空中力量,也为后来的战争提供了宝贵战术经验。

以白草口长城为有形的文物载体,讲好抗战故事,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少年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在大家心中塑造抗战英雄的形象,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联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普及抗战知识,传承红色基因。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要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具有时代特点的优质精神产品,而抗战精神和白草口长城的有机结合,正是一笔丰富的优质文化资源。

长城不仅是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我们应将白草口长城背后蕴含的精神挖掘出来,结合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利用智能技术、数字算力等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表述,以“春雨润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群众生活中增加文化的含量和积极的正能量因子。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抓住白草口长城这一优质历史文化资源、高质量文物本体,认真研发优质文化产品,可以为推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挖白草口长城的内涵,让抗战精神和长城精神得以弘扬。(杨继东)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