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全国第一个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2025年08月13日 10时30分   忻州日报

1937年10月底,根据八路军总部部署,第115师政委聂荣臻率3000余人留守五台山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东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随后逐步向冀西、察南地区扩展,成为全国第一个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0月28日,115师主力随八路军总部转移至晋东南。聂荣臻率领留下来的115师独立团、骑兵营和教导队的两个队、总部特务团的两个连等共3000余人,以五台山为依托,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普济寺正式宣告成立。军区司令部驻金刚库,政治部与抗敌报社驻大甘河,供给部驻耿镇,卫生部驻河北村,军政干校驻白头庵,野战医院设在松岩口村。11月13日,经八路军总部批准成立4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王平(后由陈漫远接任);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与此同时,晋东北各县大力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先后组建东崞县抗日义勇军、定襄游击队、忻县牺盟游击队、繁峙县抗日义勇军等多支武装队伍。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在阜平成立。3月7日,边区政府和中共晋察冀省委一同迁驻五台县金岗库村。4月,在金岗库召开了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边区农救会第一次执委会、边区第一次行政会、中共晋察冀省委组织工作会等重要会议均在五台召开。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东北成为边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成功实践,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策划:宫爱文 李春平

文字:郭剑峰

图片:宫爱文、白炜明提供

设计:范琛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