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岢岚折家祠的前世今生
2025年07月28日 17时51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岢岚宋长城

岢岚县城北有一个叫“折家祠湾”的地方,湾靠折家祠山,山上有宋代岢岚折家将的墓葬遗址。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一族“内屏中国,外攘夷狄”,除驻守府州外,折德源一支在北宋初期迁居岢岚,岢岚折家将为捍卫边疆、保家卫国作出卓越贡献。

宋建隆二年(961年),折德扆归附宋朝,太祖许他世袭府州。同年,其弟折德愿大败北汉军于岚州境内,自此折家在岚州建起势力范围。折德扆次子折御卿是北宋开国名将,随太祖征河东,大破岢岚军,擒军使,杀刺史,活捉大将,先后任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多次击败契丹军。北宋淳化年间,于子河汊之战歼敌五千多人,获马一千匹,宋太宗赐旗以壮军威。之后契丹窥边不止,折御卿整日练兵备战,劳累成疾,契丹乘机再次入侵。折御卿带病出战,敌将望见即抱头鼠窜。折母派人召他回去,他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获赠侍中。宋太宗听闻“痛悼久之”,称折御卿为宋代军将忠勇的典范,并在岚州宜芳立祠奉祀。

终北宋一代,折氏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下累累战功,以名将折可适为例。北宋诗人张舜民在《挽折经略》中曰“藿食野人何不寐,只忧御敌失长城”,其中指的就是折可适。折可适出身于战乱年代的将门之家,从小精于骑射,名将郭逵见了都惊讶地说“真将种也”,于是推荐他应廷试,考上了延州兵。北宋治平年间,折可适随种谔出塞,取绥州战罗兀,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元丰年间,为维护边境和平,宋神宗发动对西夏的西征。在收复米脂的战役中,折可适英勇善战,杀敌无数,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第二年,他跟随沈括部将曲珍攻讨夏金汤城,获得大胜,后乘胜攻克葭芦,由于战绩卓著,被提拔为洪德寨主。元符年间,夏国统军以放牧为名再次深入宋境,折可适半夜出兵,率军直趋敌营,获得大胜。

岢岚县折氏文化研究中心

宋朝在岚州宜芳为折御卿立祠奉祀,说明折御卿当初是葬在宜芳的。宜芳究竟是指哪里呢?《新唐书》云:“岚谷。中。长安三年析宜芳置。”“岚谷”即岢岚县古称,按新唐书的说法,岢岚是从宜芳分出来的。《旧唐书》又载“岚谷,旧岢岚军也。在宜芳县北界”,指出岚谷是宜芳的一部分。

事实上,北魏时期岢岚为秀容郡地,因其地有岢岚山,故名“岚州”。隋初复置楼烦郡,岢岚为其属地,大业年间置岢岚镇。唐永淳年间改为岢岚栅,长安年间置岚谷县,属岚州,神龙年间废县置军,开元年间复置岚谷县,属岚州,隶河东道。隋大业八年(612年)析静乐县置岚城县,属楼烦郡统辖,此为县域独立建制之始。唐武德年间改设东会州,后称“岚州”,同时将岚城县更名为宜芳县。天宝年间岚州改置楼烦郡,乾元年间复称岚州,宜芳县作为郡治存在。元代至元年间,岚州与宜芳县同时废除,辖地并入管州。

那么,宜芳折家祠究竟在哪里?古籍载“徽宗崇宁二年五月,赐庙额‘显忠’”,徽宗为什么要赐折家一块匾呢?是因为当时北宋在对西夏的战斗中取得胜利,立下战功的就是折家将折可适。在夺取灵武的战斗中,折可适率一万骑兵出战,一举夺取灵州城。战后徽宗亲自接见他,并就西北战略征求其意见。折可适说:“得来容易,守住却难。我们应当先在边境上削弱西夏的实力,待我们的防御体系牢固、群众基础扎实,才能真正得到。”宋徽宗很赞同这一看法,认为他治边有方,便封他为步军都虞候。之后折可适又升为泾源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渭州,这一官职已经高出了此前府州折氏的其他人,所以也能推测宋徽宗赐匾其实是嘉奖折可适的。

折御卿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叫法,2017年出土的金代《敕建忠烈祠》残碑原文载:“奉政和敕,祀折公于故宜芳。公讳御卿,世镇麟府,殉国草城川。忠烈贯日,敕建兹祠以表河外之英魂。”雍正《山西通志》又记:“岢岚州东有显忠庙,祀宋将折御卿。”2020年岢岚古城修复,在东门瓮城重建折家祠,祠内塑有折德源、折太君、折可适彩塑蜡像。折家将世代抵抗外族侵略的光辉功绩,以及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理应受到珍视、得到弘扬。(赵德荣)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