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炕围画
从色彩斑斓的炕围画,到巧夺天工的剪纸,再到妙趣横生的面塑……10月24日开幕、为期5天的原平市首届民间手工艺术品大赛上,380余件民间工艺品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将原平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参观者纷至沓来。
“能参加这次大赛,我激动万分。”大赛现场,原平市炕围画老艺人弓进寿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讲述着与炕围画的不解之缘。
炕围画也叫墙围画,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原平人特有的“根脉性”艺术。手工艺人以墙为纸,将民族文化与当地生活、精神巧妙融合,造型艺术集壁画、年画和建筑彩绘于一体,定格于墙壁之上,代代相传。“17岁起,我就跟随父亲学习炕围画技艺,如今有60多年了。”弓进寿感慨道,“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在炕边画炕围画。随着时代变迁,人们住进了楼房,我们就把炕围画画在纸上。”
大赛上,弓进寿带来的作品是《锦绣前程》——寓意富贵的牡丹竞相绽放,簇拥着两只精神抖擞的锦鸡,四周围绕着夔龙纹、软草纹等精美纹饰,最外边则是寓意万福万寿不到头的万字纹。空格中还巧妙融入了“八仙过海”的元素,使得整幅画作既传统又富有新意。在他看来,无论是炕边的墙壁还是现在的宣纸,“炕围画不但要把老故事讲好,还要把新生活讲出新意义。”
炕围画于2009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原平市近年来致力于积极开展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当下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一系列炕围画新产品走进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博览会,远销省外乃至国外。
在炕围画的引领下,“木雕工艺”“剪纸”“面塑”“石雕”等民间手工艺逐步踏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相关文化企业已达20余家。近年来,原平市通过举办展览、展演、民俗活动等,加大对民间手工技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
民间艺人“变身”为技能人才,他们穿针引线、和面造型、上色添彩,面粉、泥土、石板等各种材质交相飞舞……原平市创造条件为手艺人搭建干事创业的宽广舞台,“让民间艺人与市民群众亲密接触,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成果,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挖掘更多民间手工艺精品,发现民间文化人才,提升原平民间艺人手工技能,探索出一条民间手工艺带动群众致富的路子。(郑 娜)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