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岢岚县城的折氏文化研究中心 左云飞 摄
折家将
折氏本是陕西府州一带的大户,从唐末五代起,折从阮、折德扆等崛起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历任府州节度使、刺史、团练使等职,世世代代掌管军权,经历后汉、北周、宋几个朝代。从唐五代以后,折氏家族的名将良才英武超毅,他们忠于中央政权,子承父志,薪火相传,保卫乡里,抗击外寇,使得北方边陲长期得以安宁,被誉为“西北御敌长城”。据《新五代史》记载:“广顺二年(952年)二月庚寅,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克岢岚军”,杀岢岚军使张德仁、十寨都指挥使苏审等人,开启了折家将在岢岚建功立业的新篇章。北宋初期,折德源一支迁居岢岚,成就了一批像折可适、折彦质等文韬武略的国之栋梁。岢岚折家将为捍卫边疆、保家卫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折德扆有个弟弟叫折德愿,折德扆到京城觐见宋太祖时由折德愿权知府州,这期间德愿大败北汉军于岚州境内的沙谷寨,使折家在岚州扩大了势力范围。折御卿是折德扆的次子,该期间奉宋太宗命攻岚州,他攻下岢岚军,占据宪州,俘获北汉将领七人,被提拔为崇仪使。多次击败契丹军,四次徙官为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据《宋史・折御卿传》载:淳化五年(994年),折御卿在子河汊迎战一万多契丹入侵者,斩首五千级,杀敌将二十余名,获马千匹,敌主将韩德威侥幸逃脱。第二年,韩德威趁折御卿有病再度南侵,御卿强支病体迎敌,敌兵闻之而不敢进。折母派人召他回去,御卿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年仅38岁。宋太宗闻知折御卿病故,“痛悼久之”,赠侍中衔,折御卿成为宋代军将“忠勇”的典范,“公忠体国”的英雄。宋太宗还在岚州宜芳县立祠奉祀,史载“徽宗崇宁二年五月,赐庙额‘显忠’”。现在岢岚县有村名为折家祠湾,就是宋太宗赐建的宜芳县折御卿祠所在地,折御卿当时也安葬在岢岚折家祠附近的山上。为了弘扬折氏文化,传承长城精神,近年来岢岚县城内建有一座折氏纪念馆,供人凭吊纪念。
萧 绰

萧 绰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戏剧人物称萧银宗,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保宁元年(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选为贵妃,五月册立为皇后,生辽圣宗耶律隆绪。辽景宗在位期间,萧绰即参决军国大事。乾亨四年(982年)耶律贤去世,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萧绰开始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统和元年(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耶律隆绪,同年十二月病逝,享年57岁,谥圣神宣献皇后。萧绰明达治道,知人善任,重用韩德让、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汉族和契丹族大臣,锐意改革,奖励开垦,减免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使契丹从衰落达于鼎盛。她以契丹诸京为基地,东降女真,西攻党项、回鹘,北攻铁骊,多次击退宋朝军队对辽的进攻,同宋朝达成了澶渊之盟,扩展了统治地域,对契丹的兴盛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萧绰带领辽兵与宋对抗,最激烈的就在忻州境内的长城沿线,在雁门关一带。 她死守着辽国的疆域,不断向宋扩张,迫使宋朝一再退让,两次掘壕划界。她曾经被杨业的兵打败,统和四年(986年)正月,赵光义对辽发动“雍熙北伐”,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二月十三日,任命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为副将,率兵出雁门。三月初六,潘美、杨业出雁门道进攻,三月初七,萧绰率韩德让和耶律隆绪亲征,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耶律斜轸抵御西路杨业宋军。其间萧绰和耶律隆绪驻跸在宁武关口的托莲台指挥与宋的作战。七月初九,耶律斜轸派侍御涅里底、干勤哥克复朔州,杨业绝食殉国。辽军士气大振,宋朝守军大受打击,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国收回了疆土。
现在宁武县阳方口镇河西村附近的高阜上托莲台遗址尚存,有城堡旧址,有高大的墩台,宋辽遗风犹存。凡到宁武关旅游,必然要提到杨家将镇守宁武关,提到杨业陈家谷口遇难,同时,还要提到萧太后驻扎指挥的托莲台。 杨峻峰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