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表里山河之山西长城
2023年06月26日 11时55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广武长城 杨峻峰 摄

长城万里,华聚山西。山西长城从公元前369年中山国在平定故关筑长城始,再到公元前333年战国时期赵肃侯在管涔山修筑长城,一直到清同治九年沿黄河筑城,绵延2392年,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年代。目前山西境内存有春秋中山国长城遗址、战国赵长城,后来有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辽、明、清等朝代的长城,总长度3500多公里,分布在9个市40多个县市(区),存有量位居全国第二。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其中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最大。山西省文物局于2009年做过长城的田野调查,山西明代长城墙体有470段,长896.53千米,单体建筑3081处,关堡344座,相关遗存27处。山西又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景点,再加上关于古代建城、守关、战争、民族融合等各种历史故事,共同组成丰富的长城旅游资源。

明长城在山西最具特色,一是拥有全国三大镇的长城,即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偏关境内柏杨岭)。其次是山西镇长城,西起河曲县石梯隘口,经河曲、偏关、神池、宁武、原平、代县、繁峙、灵丘,和河北涞源县的长城相接。第三是蓟镇长城,后为真保镇长城,即从灵丘县龙须台村和河北省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处起,经繁峙竹帛口、茨沟营,到五台与河北阜平交界处的龙泉关,沿太行山南下抵娘子关、故关,山西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镇长城的省份。二是有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从偏头关丫角山起,经朔州、上大同,在天镇县越花豹沟入河北怀安县,过河北,进北京,到居庸关。内长城从丫角山出发,经山西镇所在地偏头关老营堡,过神池境,再经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在灵丘境入河北,进北京,在居庸关与外长城汇合。三是有黄河边,即黄河与长城握手平行。长城从偏关县老牛湾与黄河握手,伴着险要的晋陕蒙黄河大峡谷平行南下,然后经河曲,到河曲县石梯隘口跳过黄河到达陕西。四是有著名的明长城外三关: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第一关,无论历史之古老还是战事之频繁、文化之深厚,不愧为九塞之首。宁武关是中国明长城段唯一的水关。偏头关所在的偏关县是全国长城分布最复杂、古堡烽堠最多的县份,堪称“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五是红色长城在全国最为著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西境内长城沿线打了三场大战——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雁门关伏击战,震惊中外,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在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这三次大捷的三个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山西省紧临京畿,东仗太行,西依黄河,山河天险,是拱卫京畿的重要屏障,失山西即失京畿,1644年李自成攻破了宁武关,三关总兵周遇吉悲壮牺牲,大明王朝倾刻灭亡。因而明朝历代为了严防京都,在山西境内修筑了外边、内边和沿太行山的真保镇长城,摆布了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固关、娘子关、黄泽关,三道防线防卫,八大雄关死守,说明山西长城表里山河之重要。

山西长城是由悲壮动人的故事垒成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修筑长城、守卫边关、血染疆场、边关商贸、民族融合方面发生过许许多多动人故事,诸如汉代王昭君经雁门关出塞,将灵柩运回雁门关外,现在庞大的青冢屹立。宋辽对峙时杨家将镇守雁门关,大战金沙滩,遇难陈家谷,历史故事犹在。一桩桩,一则则,彰显着伟大的民族之魂,丰富着忻州的长城文化,汇聚成伟大的长城精神。(杨峻峰)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