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诗惟有魂方耐久读
——读冬箫《江南帖》
2020年04月07日 13时07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潘玉毅

冬箫的《江南帖》,江南是诗的主旨,帖是承载主旨的文本。离了江南,帖便成了无本之木;离了帖,江南也将漂无所定,缺少依附。

在《江南帖》中,诗人将179首诗分成了天象、草木、凡心三个小辑,通过细腻的笔触、柔软的情感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知。诗虽分辑,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字词的琢磨推敲却是从一而终,也正因此,他的诗歌看似浅淡平和,实则暗藏巨大能量,仿佛广纳百川的大海,不触则罢,一旦触及,便深入骨髓,以至灵魂。

诗集以《阳光米粒》为开场,紧跟而来的是《今日之雨》,还有在飞机的影子里走过之后看见的《流星》……翻阅整本《江南帖》,我们能发现前两辑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风、云、雨、雪、雾、日、月、星,诗人借这些意象以及所构成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名为“志”的东西。这“志”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指对世界提出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看法,从这个层面上讲,诗可以言志,也可以言物;而广义的“志”则包含了人的所有感受和想法,可以说“不言志,不为诗”。

在冬箫的笔下,大自然的日月星辰、三千草木都化身为使者,被派往尘世各处去传达情感。诗中有很多的隐喻,时而通过字眼呈现,时而通过前后句间的伏笔互为呼应,时而又虚化于诗的躯壳之外。比如他在写江南时说道:“这个词写着写着就出现了水分,且异常充足,还很柔软,很像水的特征。”事实上,地域上的江南谁都会阐释,但是要写出江南在人心中的印象可就难得多了,而冬箫的笔墨则恰到好处:“它的弹性也是温文尔雅的,如果用指尖那么点一下,就有一颗露珠无缘无故渗透出来”。短短几句言语,顷刻间就让水一样的江南跃入眼帘,沁入心脾。又如他写到“西边”本是一个寻常的方向,之所以会在诗人的胸口“长出思念怎么都按不下去”,只因“似乎那里就是一个死结,一头牵着心脏,一头牵着故乡”。诗集开头,读者或许会有很多猜想,但是读到结尾,这个猜想便尘埃落定,由好奇最终演化为深深的叹息。

《江南帖》里这样的用笔还有很多,读者只有细细品读其中况味,才能深切体会,若是囫囵吞枣,欲速则不达。遗憾的是,生活中有太多人缺乏足够的耐心,看见谜面就想知道谜底,不等读完题目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让人揭晓答案。窃以为,这样的人并不适合读《江南帖》。

诗之韵味,在于回味,感受其味外之味,而这些,非细嚼慢咽不能得。现代人常用“诗和远方”来形容理想的生活,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经常提及的座右铭一样,试图以此来对抗现实的凡俗与庸常。然则没有行动的支撑,座右铭便形同虚设,诗和远方亦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触及其最本质、最深层的含义。

事实上,诗的维度是很广的。从时间上来说,它可以捕捉近在眼前的事物,也可以企及遥远的未来,甚至可以追溯久远的从前。从地域上来说,它可以徘徊于斗室之内,在熟悉的地方看风景,也可以“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然而最重要的是,诗惟有魂,方能抵达人的心灵深处,否则就难当雅韵,不值得一读再读。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