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宁武县薛家洼乡高崖上村:产业兴旺 强村富民
2025年11月26日 10时26分   忻州日报

图为村民正操作农机收获高粱。本报记者 赵丹琦摄

本报讯 近日,笔者走进宁武县薛家洼乡高崖上村,一幅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画卷徐徐展开。黄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街道整洁,广场宽阔。这个户籍人口为476人、常住人口为101人的村庄,正凭借蓬勃发展的产业与和谐融洽的村风,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高崖上村拥有耕地3300亩,粮食年产量高达400万斤,坚实的农业根基如何与现代生产模式接轨?答案在村党支部的主动作为中。

由党支部牵头,高崖上村对县财政支持资金、村集体资金以及村民自筹资金进行整合,总投资120万元,成立了宁武众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全套现代化农用机械,采用“党支部+党员+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

“我们以本村3300亩土地为核心,服务范围已辐射周边5个村,总面积上万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新义说,“合作社提供从统一采购农资、旋耕播种到统一收割、病虫害防治的‘一条龙’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种地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套模式不仅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0万余元,更打通了小农户迈向现代农业的桥梁,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村后黄土高坡上那一片片文冠果林。这片曾经的荒山荒沟,如今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绿色银行”。在本地返乡企业家胡勇的带动下,县山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秉持“不与农民争耕地”的原则,着手治理荒山,打造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文冠果被誉为“铁杆庄稼”,其果实能榨取高端食用油,叶子可制茶,果壳还能用来提炼珍贵的神经酸,可谓浑身是宝。

目前,项目已完成第一阶段投资,共种植文冠果1500亩、15万株。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项目已为农户带来直接收益44万元。村民赵林虎在山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他笑着说:“农闲时在村里赚点零花钱,特别好。我在厂子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生活可充实啦。”

据介绍,现在该厂已配套建成榨油、茶叶加工以及神经酸提炼厂房,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未来,将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完善旅游设施,举办赏花节,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真正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除了种植业占据核心地位,高崖上村的集体经济同样实现多元发力。通过光伏电站、新大象养殖项目分红等多种渠道,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超过30万元,实现了稳步增长。

产业的兴旺为乡村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赵新义介绍,近年来,高崖上村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可贵的是,这里民风淳朴,多年来无信访矛盾纠纷,形成了邻里和睦、治理有效的良好局面。

从农机合作社的隆隆机声,到文冠果基地的漫山翠绿,再到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宁武县高崖上村正以坚实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村强民富生态好”的动人篇章。 (白 杨 赵海龙 张姝)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