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记者节,当以何纪念?
以问候、以致敬、以思考、以前行!
2025年11月8日,周六,记者节,这是日历上一个寻常的刻度,也是为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深情注脚。但作为节日的主角亦不过是如常一日,如常奔赴现场,如常伏案执笔,如常剪辑素材,如常值守待命。以匠心坚守初心,以专业恪守职业,记者节,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也是责任在肩、步履如常的一天。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信条,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用脚步与笔锋践行使命,于风雨中擎起明灯,于迷雾中守护真实。如今,新闻工作者正身处一个被重塑的时代。有人唱衰传统媒体,有人鼓吹流量算法,也有人过度追捧人工智能,长天秋水、鱼龙混杂、目不暇接——这也许是记者最难的时代。
但,这也应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于众生喧哗中,去伪存真、一锤定音,从来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与使命。当喧嚣四起,真相的价值愈发彰显;当众说纷纭,专业的判断更显珍贵。
诚然,技术的变革与形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与行业演进无法回避的命题。但身为媒体从业者,无需自矜于过往,更毋要妄自菲薄于当下,而要在浪潮中找准定位,在变化中守住根本,以技术赋能思考的维度,以技术助力奔跑的速度。因为技术能汇总数据、模仿文风,却难以替代在现场的感受、共情以及思考。身为媒体从业者,从没有什么比抵达现场更有力量。
因为,只有走进现场,我们才会感知。只有踏上这方热土,目睹人们的躬身耕耘,才会感知这方土地上所蕴藏的生机;只有站在重大项目的施工现场,听见机器的轰鸣,才会感知这座城市发展的强大气场;只有立于古建壁画之前,才能感知那些一眼千年的震撼。
因为,只有走进现场,我们才会思考。我们记录忻州古城火爆,也在思考怎么让“一时热”变“长久红”;我们报道定襄法兰专业镇拿下国际订单的喜悦,也追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我们见证偏关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也回望当地近半个世纪植树造林的接力。
因为,只有走进现场,我们才会共情。一次真诚的呼吁,让温暖汇聚,为无助者点燃希望;一次持续的追问,推动难题解决,让公平照进现实;一份为沉默者的发声,激荡起社会的回响,让真相成为真相。
天高地阔,山长水远。我们聆听来自这片土地的声音,与城市发展共振,也与平凡的人们共情。
星海浩瀚,瞬息万变。我们渴望流量,更想要表达力量;我们追求速度,更希望传递温度。
第26个中国记者节,致敬每一段被倾听的声音,祝福每一个执笔记录的人。愿我们在信息洪流中守望前行,也能乘风破浪!
守住初心与使命,望见世界与未来。我们和新闻,一直在路上!
①静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新闻现场拍摄
②五寨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在农村田埂上拍摄素材
③忻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温室大棚采访
④忻州日报社和忻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山西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中获奖
⑤忻州日报社记者在活动现场采集影像资料
⑥宁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到群众家中采访
⑦代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对拍摄内容进行逐一检查
⑧定襄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到活动现场进行直播
⑨原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林区实地探访防火一线工作
⑩忻州日报社记者直击氧化铝车间生产运行实况
11偏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探访农作物生长情况
12保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新闻一线进行现场拍摄
策划:宫爱文李春平
文字:郝永峰
设计:马瑞
图片:由忻州日报社、忻州市广播电视台及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