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县上馆镇橙草沟村,产业发展的齿轮正持续转动,为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传统种植到多元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这里的每一个产业项目都与村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勾勒出“产业兴、百姓富”的鲜活图景。
103亩的农业产业园区,是橙草沟村最热闹的“民生车间”。3个智能温室里,油桃、猕猴桃、樱桃等高端果品年产值超88万元;3个日光温室的豆角亩产4000斤;7个大型拱棚培育的杂交韭菜年亩产7500斤,不仅供应本地市场,更远销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年产值达80万元。这些大棚不仅是“聚宝盆”,更是带动就业的“新引擎”。农业园区日常用工60人以上,人均日工资100至130元,其中帮扶户超过30%。村民在这里既能获得稳定收入,还能跟着原平农校专家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像脱贫户谢聚文,从园区务工学到技能后,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订单辣椒,蹚出了一条自主致富路。
依托智慧韭菜大棚试点,橙草沟村以跨村联营模式把产业红利辐射到周边。西北街村、东北街村通过土地入股参与经营,三村每年共增收30万元,实现了“一户带一片,一村促多村”的联动效应。
村西的雁门山酒业,作为中国酒业协会会员单位,年产黄酒2000余吨、白酒300余吨,“汉唐宋元明清”系列产品销往山西、江苏、北京等地,常年吸纳41人就业,其中不乏专家、工程师等技术人才,为村民提供了从普通工人到技术岗位的多元选择。
2024年引进的山西诚迈电子有限公司,带来了“数字经济”新机遇。这家年产20万台高性能信创电脑的企业,不仅为村里增添了现代化产业元素,更创造了23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作,共享发展红利。
此外,润明饼业、草沟万生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构成了橙草沟村的产业矩阵,累计带动周边各村100余人就业,让村民不用远离家乡,就能实现“务工、顾家”两不误。
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村集体经济“腰包”越来越鼓。2024年,橙草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43.32万元。这些收入在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完善基础设施,新打4口深水井,解决灌溉饮水难题;安装106盏路灯,实现主干道亮化全覆盖;强化兜底保障,3户特困供养户应养尽养,13户低保家庭、9名残疾人补助到位,63名老人养老金100%发放;支持技能提升培训,邀请专家开展种植养殖指导,帮助村民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
从农业园区的“一亩三分地”到多元产业的“一片新天地”,橙草沟村用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换来了民生改善的“温度”。在这里,每一个项目都扎根土地、连接民心,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郭耀宗)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