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家门口的“增收驿站”
2025年08月14日 13时15分   忻州日报

盛夏时节,走进偏关县新关镇营盘梁村的劳保手套厂,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崭新的全自动生产机正高速运转,工人们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分拣、打包,一双双洁白的劳保手套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橡胶与布料的淡淡清香。这个曾经依靠半自动设备生产的小车间,如今正以“智”造升级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大棋局,成为脱贫村群众家门口的“增收驿站”。

作为营盘梁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家手套厂自去年以来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去年全年手套产量15万副,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上缴村集体利润12万元。尤其是车间为村民提供了17个本地就业岗位,其中7名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工人人均月工资达2293元,让“炕头变车间、农闲变农忙”成为现实。“以前在外地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挣两千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脱贫户高秀珍、牛在祥一边麻利地将手套装箱,一边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对安稳生活的满足。

然而,就在年初,这个“香饽饽”车间却面临着旧设备“拖后腿”的困境,老机器三天两头出故障,维修成本高不说,生产效率也上不去。村委会主任蒙俊明说,15台半自动低速编织机已使用多年,不仅能耗大,还时常因零件老化导致停工,影响订单交付。为破解瓶颈,村“两委”与帮扶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工作队反复调研,决定投入9.1万元引进7台全自动生产设备。今年6月初,首批两台新机器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试生产,剩余5台也已进入采购流程,预计第四季度可全面投产。“新机器每小时能生产200多副手套,是老设备的3倍,还能省一半电。新设备投用后,不仅能降低30%的生产成本,还能承接更大批量订单,预计全年利润将提升4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王频指着高速运转的机械臂介绍说。

从“人工编织”到“智能生产”的跨越,不仅是设备的更新迭代,更是营盘梁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作为脱贫村,营盘梁村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抓手,通过“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让村集体企业成为联结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纽带”。2024年,车间通过系统内部消费帮扶采购实现全额销售,带动脱贫人口人均增收近3000元,村企务工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39%。如今,随着新设备的逐步到位,村民们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期待:“听说年底要扩产,我们到时也能去打工了!”

夕阳西下,车间的灯光次第亮起,与远处山坡上的光伏板相映成辉。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从小作坊到“智”造车间,营盘梁村劳保手套厂的蝶变,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缩影。在这里,每一台机器的轰鸣都在诉说着脱贫群众的奋斗故事,每一双手套的背后都承载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随着第四季度全面投产的临近,这座小山村里的“致富引擎”将越转越快,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记者 乔龙飞)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