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志远)8月6日晚,忻州古城明月楼前,悠扬的口琴声突然响起。三位来自北京、参加第三届“孔声杯”口琴大赛的选手,以一场即兴“快闪”,为古城夜色增添了动人的旋律。
《喜洋洋》《步步高》的欢快音符甫一飘出,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孩子们循声嬉笑奔跑,路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温馨一刻,更有不少人随着熟悉的旋律轻声哼唱。小小的广场瞬间化身为充满感染力的“临时舞台”。表演曲目横跨中西,从激昂的《歌唱祖国》到悠远的《爱尔兰画眉》,那些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旋律,轻易唤起了在场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引人注目的是,这三位带来活力演出的选手,平均年龄已逾60岁。他们怀揣对音乐的炽热之情,以此特别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大赛预热,更希望将这份跨越代际的音乐魅力传递给年轻一代,展现忻州独特的文化韵味。
“这琴声太熟悉了。”带着女儿欣赏表演的市民张女士感慨万千,“小时候在古城墙上玩耍,口琴声就是我们的背景音乐。这么多年过去,童谣未改,古城依旧,这感觉真好。”琴声、笑声、怀旧之情,在古城的夜空下交织共鸣。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