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原平:“小食堂”聚起“大民心”
2025年08月08日 12时03分   忻州日报

“灶台常冷寂,餐食总将就”,成了农村独居、孤寡及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言说的困扰。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原平市聚焦老人们“一顿热饭”的基本需求,以“互助式养老”模式创办乡村大食堂,实现老有所养、食有所依。各村党支部牵头,通过深入调研、规范流程,推动乡村大食堂成为精准服务群众的“暖心工程”。

通过推行“报名登记——申请审核”闭环机制,采用“个人出一点、社会捐一点、子女贴一点、集体补一点”的方式保障资金,确保资源向困难老人倾斜,实现了“精准服务、规范运行、群众认可”的良性循环。在各个乡村大食堂,老人们的身影活跃在多个角落:有的将新鲜蔬菜择洗干净,有的帮忙餐前摆桌。还有老人带来自家种植的时令蔬菜,不仅让食堂的菜品更加丰富多样,更在一来一往中拉近了邻里距离。

老人从“被动受助”转为“主动参与”,乡村大食堂不只是单纯提供饭菜的场所,更成了联结邻里情感的重要纽带,让昔日分散的“小家”在共同参与中逐渐融入温暖和睦的“大家”。“以前一个人在家,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又麻烦。现在好了,走路几分钟就能到食堂,饭菜可口又热乎,还能和其他老伙计唠唠嗑!”78岁的赵大爷端着刚打好的饭菜笑着说。与此同时,乡村大食堂还借助抖音直播开展运营、增强互动,实现实时公开。大牛店镇神山二村的乡村食堂坚持每天中午直播,镜头聚焦食堂内老人就餐的热闹场景,村党支部书记全程参与,时刻关注评论区动态,对子女们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应,让在外子女通过镜头跨越时空的阻隔,真切感受到家乡的温度与父母的日常。

子干乡东荣华村则将直播镜头延伸至备菜、做饭环节,详细呈现从食材挑选、清洗到烹饪的全过程,让大家对食堂饭菜的卫生与品质更加放心。

“小食堂”承载着“大民生”。每日升腾的烟火气里,藏着老人们的幸福滋味,也凝聚着民心民意。从化解吃饭难的忧心事到织就守望相助的温情网,这方食堂让惠民阳光洒满乡村。(武笑)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