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忻州古城西园的青石板路上,身着汉服的游客手持电子票扫码入场。随着《一夜春秋》沉浸式演出的灯光亮起,杜子豪紧盯后台直播间的屏幕,实时调整着线上售票的投放策略。谁能想到,这个带领团队创造出单周4.5万票房奇迹的“99年创业者”,正用“数字魔法”为传统文旅产业开辟出一条新赛道。
数字浪潮中的文旅突围
在忻州古城的青砖灰瓦间,杜子豪的团队搭建起了独特的“线上+线下”生态链,他们将《一夜春秋》的演出片段剪辑成短视频,搭配“穿越千年当主角”的创意文案,在抖音和TikTok同步投放。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把汉服租赁服务“搬进”直播间,推出“99元换古装游古城”的互动套餐,让屏幕前的观众瞬间变身“剧中人”。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让《一夜春秋》的门票销量增加,还带动了周边农特产品的销售。土特产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走出”山西,成为游客们在忻州古城的伴手礼新宠。“我们就像数字时代的货郎,只不过把扁担换成了网线。”杜子豪笑着说。
跨境电商的“山西密码”
在跨境电商领域,杜子豪的团队玩出了新花样,他们从1688平台精选优质国货,经过创意包装后销往沃尔玛、TikTok等海外平台。杜子豪介绍道,团队利用翻译软件生成文案,搭配充满东方美学意蕴的短视频,让山西老陈醋、平遥推光漆器等传统工艺品在海外“圈粉”无数。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他们通过大数据预测海外需求,提前备货。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让“山西制造”的出海周期得到有效缩短。
校园里“长出”的客服兵团
查看山西二本网络的组织架构,会惊讶地发现:核心支撑力量竟藏身于本地大学校园,其中3000余人均为忻州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分布在学校培训基地及各合作公司的客服岗位上,学生们正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我们培养的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是数字战场上的‘特种兵’。”杜子豪介绍,目前团队已有3000多名忻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参与项目,每年为社会输送1000多名电商人才,部分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直播设备,还掌握了数据分析、投流优化等核心技能。
数字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取得了亮眼成绩,杜子豪还是坦言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市场变化比翻书还快,昨天还火爆的直播模式,今天可能就失灵了。”他表示,人才短缺是最大的瓶颈,尤其是精通投流和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常常是“一将难求”。
面对挑战,杜子豪有着清晰的规划:深耕忻州古城文旅项目,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场景;优化跨境电商供应链,让更多忻府好物、山西好物走向世界;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自己的“数字人才库”。
当《一夜春秋》的演出落下帷幕,杜子豪的直播间依然灯火通明。在这里,古城正与数字时代激情碰撞,而这位年轻的创业者,正用创新和坚持,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周子歌)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