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岩口村:小香菇撑起乡村“致富伞”
走进五台县耿镇镇松岩口村,一阵菌菇清香袭来,循香望去,一座座大棚呈现眼前。棚内,一列列菌棒整齐摆放,工人们拿起菌棒,利用刺孔机娴熟地在菌棒上均匀刺出小孔,动作一气呵成。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刺孔能让菌棒内的菌丝获得充足的氧气,及时排出废气和热量,这对菌棒后期出菇至关重要。”大棚承包人朱保平介绍。香菇种植看似简单,实则程序繁杂,对种植条件要求极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
为提升菌棒成活率,村里还引入了智能化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确保菌丝在最合适的环境中生长。“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菌丝活性就会下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棚内的温湿度。”技术员小王补充道。此外,松岩口村邀请专家,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病虫害防治、有机肥配比等关键知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为了能把香菇种植好,我们之前聘请了技术员,后来,我还专门去河北、河南考察学习过。现在我对香菇品种和种植技术比较了解。如我们现在种植的是‘七河九号’香菇菌棒,是一种广温型、中低温型的品种,能很好适应本地气候。”朱保平说。
香菇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香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朱保平说,“我们的产品成熟后,不用主动联系,就会有商贩上门收购,销售到石家庄、保定、太原、广州等地。”目前,村里还尝试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与多家生鲜配送企业签订长期协议。
谈及香菇的经济效益,朱保平难掩喜悦:“之前我种了17座大棚,去年又承包了16座。现在一个菌棒能产两斤香菇,一个大棚约2万斤的产量。而且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
如今,香菇大棚种植已成为松岩口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有了这些大棚,我们村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实现了村民就近就业,还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香菇特色产业优势,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延伸产业链条,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曲宏光表示。
跑泉厂村:“露营热”为村庄带来新流量
烧烤、啤酒、篝火、故事……在星空之下,觥筹交错,露营成为这个时代最佳的休闲方式之一。五台县驼梁风景区的跑泉厂村,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凭借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已然成为周边地区露营爱好者和房车旅行者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村庄所在的驼梁风景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清水河支流潺潺流过,素有“高山公园”“天然氧吧”“天然动植物园”之称。到了夏季,这里平均气温只有19℃,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也成为周边地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享受惬意生活的“诗和远方”。
“到了夏天,很多来自太原、忻州以及河北阜平、灵寿等地的游客就会过来玩,我们这儿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那个时候,一天最多能有一万七八千左右的人流量。这也为我们打造露营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驼梁风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董强说。
露营基地里,一排排太空舱与星空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些民宿造型优美,内里宽敞明亮,配备了齐全的智能化家电,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居住体验,还配有制冷、取暖等设备,确保全年都能舒适使用。华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亚栋说:“目前,我们正抓紧时间赶工期,加快推进游客服务大厅、餐厅等工程,预计今年6月上旬开始正式营业。”
为提升游客体验,露营基地引入了智能化管理系统,游客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预订房间、查看天气、规划徒步路线。“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保护这里的生态。”殷亚栋补充道。此外,村里还与专业团队合作,推出星空观测、植物研学等主题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和自然爱好者。
露营经济的火爆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村民利用自家院落开设农家乐,提供山野菜等特色餐饮,部分家庭还经营起手工编织品和本地蜂蜜销售。返乡青年小张感慨:“以前只能在外打工,现在不仅能在村里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过得踏实多了。”
据悉,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太空舱、星空屋、户外咖啡吧、亲子乐园、野外烧烤、摄影基地、停车场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可以满足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需求。投入运营后,预计年营业额可达500万元,直接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创收50万元。
露营,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惬意之旅。在这个夏天,不妨背上行囊,来到跑泉厂村这个令人向往的自然之地,去聆听鸟鸣,欣赏花开,感受微风,留下一段难忘的夏日露营回忆。
策划:宫爱文 李春平
文字:张晔
摄影:张存良
设计:范琛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