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河曲红葱,最是诱人扑鼻香!
2024年10月22日 10时23分   忻州日报

“葱”并不罕见,南北都有。在北方,它能长得比人还高,是可以作为主食食用的“大葱”;在南方,它又那么苗条,是“指如削葱根”那样的“小葱”。有人一顿饭不吃点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有人,即使吃煎饼果子,也拒绝任何一点葱花的加入。葱和折耳根、香菜一样,从未逃脱被争论的命运。

红葱来了

对于爱吃葱的人来说,河曲红葱绝对是葱中绝味。河曲红葱,又称旱葱,是一种形似大葱、又和大葱有别的葱种,因表皮呈红色而得名。河曲红葱不仅耐寒,而且耐旱。当地有句俗语叫“天旱晒不死葱,年成饿不死兵”。天旱少雨、阳光充足的自然环境,使得河曲红葱长得鳞茎粗长壮实、肉质白净细嫩,辛辣芳香,辣味浓烈,营养丰富。

河曲红葱可分为葱白、葱绿两个部分。日常食用较多的是葱白,翠绿的葱叶亦可作为饭菜上桌前的点缀。不像山东大葱或者小葱适合生吃,河曲红葱只是闻一闻,就可以感受到它的辛辣味。但这种辛辣并不冲头,反而有种特别的香气。据说,河曲红葱里含有许多挥发性精油,叫葱蒜辣素,其味香辣,可以去腥解膻、改良味道、增进食欲,比普通白葱的气味更加浓郁。

除了食用,红葱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了解,红葱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可预防骨质疏松症、胆固醇过高、胃癌,可对抗哮喘等疾病,还可以分解脂肪等,有提神、杀菌、安神助眠、抑制咳嗽等功效。

小红葱撑起大产业

由于红葱耐寒、耐旱、易贮藏,适应性广,在干旱年份和干旱地区其他蔬菜大大减产的情况下,红葱仍能获得好收成,于是在不宜种植大葱的高寒干旱山区,发展红葱产业便成了老百姓致富的好门路。

早在1984年,河曲县红葱种植面积就超过1500亩,总产量达75万公斤,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畅销晋西北和内蒙古等地。

立足县域种植红葱的悠久历史,河曲县深挖红葱资源优势,在产业布局、基地建设、贮存设施、加工转化以及技术服务、品牌创建、销售渠道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凝聚红葱产业发展强大合力,推动红葱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做大做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的优势产业。

在产业布局上,河曲县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葱产业发展布局工作。在红葱传统种植区和耕作条件好的乡镇,打造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县农业产业园区或红葱主产区引进红葱加工企业,对红葱进行精深加工,提升红葱附加值。

在基地建设上,鼓励多主体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在现有国家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原则,认真执行相关产业标准,带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加强贮存设施建设,培育收储经纪人队伍,对年收储红葱超过25万公斤的经纪人给予补贴。

在产品加工转化上,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红葱订单收购。对年加工红葱100万公斤以上的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规模和任务清单,给予补贴扶持,培育加工主体,提高全县红葱深加工转化率。同时,延伸加工产业链,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红葱精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高附加值特色功能产品。

在品牌建设上,重点打造“河曲红葱”区域公用品牌,开展红葱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对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相关单位给予财政资金奖励,鼓励红葱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企业品牌。

2023年,河曲县红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8万亩左右,总产量约2500万公斤,产值约6000万元。据悉,河曲县已全面启动“红葱产业县”创建工作,“河曲红葱”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肉类灵魂伴侣

如果要寻找这么一味烹饪必备的调味品的话,红葱当仁不让。作为忻州人公认的肉类灵魂伴侣,河曲红葱在去腥的同时,经过蒸、炖、炒、煮等烹饪方式与肉类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更显肉的酥香。而用它的“葱胡子”熬炼的葱油,更是有着不一样的焦香味,那是其他调味品无法替代的。

红葱和羊肉的经典搭配,是河曲人记忆中的美味。红葱平衡了羊肉的油腻和腥膻,鲜而不腻,润而不柴,鲜嫩可口。不仅炖羊肉离不开红葱,红葱的其他烹饪方式也甚多。用它炒菜、拌馅、炖肉、调味,既提香味儿,又提鲜味儿。

暖暖的西红柿和菠菜打底,煮一锅清淡爽口的面疙瘩,出锅后,再撒一把河曲红葱,既保留了疙瘩汤最原始的味道,又增添了一丝红葱的醇香,暖心又暖胃。

对于河曲人来说,没有红葱的生活是没有灵魂的。尤其到了金秋十月,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农村,你总会看到一辆辆拉运红葱的汽车奔驰在路上,农贸市场上出售红葱的叫卖声更是不绝于耳。

人们忙忙碌碌地买好红葱,便把它一束一束地扎起来,齐刷刷地码在墙根下或放到房沿上,让温熙的阳光慢慢地把红葱表皮晒干,然后保存起来,以便冬春食用。

“中国红葱之乡”再谱新篇

2023年11月15日,河曲县人民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签署《共建“中国红葱之乡”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标志着河曲县红葱全产业链发展将翻开新的一页。

同年,河曲县出台了红葱全产业链发展奖补政策,全县11个乡镇都参与了红葱种植项目,楼子营镇和旧县镇更是把红葱作为本乡镇的“一乡一业”重点产业发展。

由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利用冻干技术对红葱的研发工作取得成功后,味道纯正可口的葱花、葱油、葱酱等系列冻干红葱产品很快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广东、香港、重庆、陕西、宁夏、青海……甚至大洋洲国家瓦努阿图的客商都对冻干红葱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提升了红葱的附加值,也让“河曲红葱”的品牌走出山西、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一年打基础;三年内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在全国叫响“河曲红葱”品牌;五年内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这是河曲县红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更是河曲县摆脱“靠天吃饭”,让“调味菜”变成致富“金钥匙”的底气与信心。

文字:魏鹏飞

设计:马 瑞

图片:河曲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提供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