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
并不罕见
南北都有
在北方
它能长得比人还高
是可以当成主食一样食用的“大葱”
在南方
它又那么苗条
是“指如削葱根”那样的“小葱”
有人一顿饭不吃点葱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也有人即使是煎饼果子里
也拒绝任何一点
葱花的加入
葱和折耳根、香菜一样
从来没逃脱过被争论的命运
对于爱吃葱的人来说
河曲红葱
绝对是葱中绝味
河曲红葱
又称旱葱
是一种形似大葱
又和大葱有别的葱种
因表皮呈红色得名
河曲红葱不仅耐寒而且耐旱
当地有句俗语叫
“天旱晒不死葱,年成饿不死兵”
天旱少雨、阳光充足的自然环境
使得河曲红葱长得
鳞茎粗长壮实、肉质白净细嫩
辛辣芳香
辣味浓烈
营养丰富
▼
(请横屏观看,河曲县城全景。摄影张玉明)
河曲红葱
可分为葱白、葱绿两个部分
日常食用较多的是葱白
翠绿的葱叶
亦可作为饭菜上桌前的点缀
不像山东大葱或者小葱适合生吃
河曲红葱只是闻一闻
就可以感受到它的辛辣味
但这种辛辣并不冲头
反而有种特别的香气
据说在河曲红葱里
含有许多挥发性精油
叫葱蒜辣素,其味香辣
可以去腥解膻、改良味道、促进食欲
比普通白葱的气味更加浓郁
▼
(河曲红葱。河曲县农业局供图)
除了食用
红葱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据了解
红葱含有对人体有益的
蛋白质、脂肪
糖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B1、B2 、C
以及多种矿物质
可预防骨质疏松症
胆固醇过高
胃癌和对抗哮喘等疾病
同时可以分解脂肪、治疗糖尿病
有提神、杀菌防感冒
安神助眠、抑制咳嗽等功效
如果要寻找这么一味
烹饪必备的调味品的话
红葱就该当仁不让,首当其冲
作为忻州人公认的肉类灵魂伴侣
河曲红葱在去腥的同时
经过蒸、炖、炒、煮等烹饪方法
与肉类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更显肉的酥香
而用它的葱胡子熬炼的葱油
更是有着不一样的焦香味
那是其它调味品无法替代的
▼
(河曲红葱种植。)
红葱和羊肉的经典搭配
是河曲人记忆中的美味
红葱平衡了羊肉里的油腻和腥膻
鲜而不腻
润而不柴
鲜嫩可口
不仅炖羊肉离不开红葱
红葱的其他烹饪方式也甚为繁多
用它炒菜、拌馅、炖肉、调味
既提香味儿又提鲜味儿
暖暖的西红柿和菠菜打底
煮一锅清淡爽口的面疙瘩
出锅后再撒一把河曲红葱
既保留了疙瘩汤最原始的味道
又增添了一丝红葱的醇香
暖心又暖胃
▼
(河曲红葱。)
对于河曲人来说
没有红葱的生活是没有灵魂的
尤其是到了金秋十月
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
你总会看到
一辆辆拉运红葱的汽车奔驰在路上
农贸市场上出售红葱的叫卖声
更是不绝于耳
▼
(河曲红葱丰收。)
人们忙忙碌碌地买好红葱
便把它一束一束地扎起来
齐刷刷地码在墙根下
或放到房沿上
让温熙的阳光
慢慢地把红葱表皮晒干
然后保存起来
以便冬、春食用
由于红葱耐寒耐旱
易贮藏,适应性广
在干旱年份和干旱地区
其他蔬菜大大减产情况下
红葱仍能获得好收成
于是
在不宜种植大葱的高寒干旱山区
发展红葱生产
便成了老百姓走向致富的好门路
▼
(河曲红葱播种。)
早在1984年
河曲县全县红葱种植面积
超过1500亩
总产量达75万公斤
除供应当地食用外
畅销晋西北和内蒙等地
立足县域发展红葱种植的悠久历史
和群众种植传统习惯的实际
河曲县深挖红葱资源优势
在产业布局、基地建设
贮存设施、加工转化
和技术服务、品牌创建、销售渠道
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
凝聚红葱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推动红葱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做大做强
成为助力乡村振兴
带动群众致富的优势产业
▼
(河曲红葱种植。)
在产业布局上
河曲县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葱产业发展布局工作
在红葱传统种植区和耕作条件好的乡镇
打造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鼓励在县农业产业园区
或红葱主产区引进红葱加工企业
对红葱进行精深加工、提升红葱附加值
在基地建设上
鼓励多主体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
在现有国家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原则
认真执行相关产业标准
带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加强贮存设施建设
培育收储经纪人队伍
对年收储红葱
超过25万公斤的经纪人给予补贴
▼
(河曲红葱种植。摄影宫爱文)
在产品加工转化上
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开展红葱订单收购
对年加工红葱100万公斤以上的企业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规模
和任务清单给予补贴
扶持培育加工主体
提高全县红葱深加工转化率
同时延伸加工产业链
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提高红葱精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
开发高附加值特色功能产品
▼
(河曲红葱。摄影宫爱文)
在品牌建设上
重点打造“河曲红葱”区域公用品牌
开展红葱产品“两品一标”认证
对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相关单位
给予财政资金奖励
鼓励红葱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企业品牌
▼
(河曲红葱丰收。河曲县农业局供图)
2023年
河曲县红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约1.8万亩
总产量约2500万公斤
产值约6000万元
河曲县全面启动
“红葱产业县”创建工作
“河曲红葱”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
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3年11月15日
河曲县人民政府
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签署
《共建“中国红葱之乡”战略合作协议》
正式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标志着河曲县红葱全产业链发展
将翻开新的一页
同年
河曲县出台了
红葱全产业链发展奖补政策
全县11个乡镇都参与了红葱种植项目
楼子营镇和旧县镇
更是把红葱作为本乡镇的
“一乡一业”重点产业发展
由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牵头
利用冻干技术
对红葱的研发工作取得成功后
味道纯正可口的
葱花、葱油、葱酱等
系列冻干红葱产品
很快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广东、香港、重庆
陕西、宁夏、青海
甚至大洋洲国家瓦努阿图的客商
都对冻干红葱
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大提升了红葱的附加值
也让“河曲红葱”的品牌
走出山西
走遍中国
走向世界
▼
(河曲红葱冻干产品。河曲县农业局供图)
一年打基础
三年内年产值达到
8000万元
在全国叫响“河曲红葱”品牌
五年内年产值达到
1亿元以上
这是河曲县红葱
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
更是河曲县摆脱靠天吃饭
让“调味菜”变成
致富“金钥匙”的底气与信心
策划:薄小伟、王文君
统筹:聂艳英
作者:魏鹏飞
(责任编辑:卢相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