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且与山水共清欢
作者 赵富杰
2024年07月23日 10时31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这世事是时间的绵延。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这世界总在变与不变中聚散离合。

从不惑之年到花甲之年,这二十年感觉时光快得像飞一样,真如古人说的如梦、如朝露、如白驹过隙。回首过往,不管时光的年轮转得多快,变的是人事,不变的是山水。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幸福之路》一书中总结的人生八条不幸福根源和六条幸福原则。不幸福的人大多是因为陷入拜伦式不幸福、竞争、疲劳、嫉妒、无聊、罪恶感、被害妄想、舆论担忧等;而幸福的六条原则是兴致与热情、工作、情爱、家庭、健康、闲情逸致等。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兴致的人,我也有不少闲情逸致,其中有两大喜好,一是山水,二是哲学。动时亲近山水,静时研读哲学。山水让我放松,在寄情山水中,享受淡淡的人生欢乐;哲学让我深刻,从而领悟人生,看清世界本质与真相。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我只愿与山水共清欢,看岁月暗生香。

许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山水与哲学这个命题。我觉得,走近山水是一件人生乐事,在山水中思想亦是一件乐事。山水既是人类的朋友,更是人类的导师;一方山水蕴育着一方文化,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中国的哲学与儒释道文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哲学与自然山水密不可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哲学思想的体现和寓意。古代哲学家们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感悟和赞美,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与哲学主张。

从四十岁开始,我一直马不停蹄在山水中行走。在行走过程中,我的大脑异常清晰,而脚步一旦停顿下来,我便陷入困惑和焦虑之中。所以我给自己的新书取名《行吟山水》。一边行走,一边思考,是我最喜欢的生活状态。我曾经疑惑,为什么中西文化对山水的重视与描述存在很大差异,且山水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中的描述比重远多于西方。这归根到底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关注方向、审美情趣有关系。

就拿诗歌来说,中西山水诗作为同一种文学类别样式,存在许多共同的艺术创作规律。但是,由于中西方在哲学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理想等方面有着种种不同,因此,中西山水诗在审美轨迹、审美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山水被我们的祖先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山水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的美丽与壮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认为山水可以使人心境宁静、思绪开阔,从而达到放松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山水的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

道家哲学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追求自然。在道家看来,山水是自然之道的体现,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象征。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水”即为山水的象征,强调水的柔顺、包容和无为而治的品质。道家哲学家通过欣赏山水之美,体验山水之灵,进而领悟人生真谛。

儒家哲学强调“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在儒家看来,山水可以启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儒家经典《论语》中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的“水”和“山”分别代表了智慧和仁爱,意味着智慧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山还代表刚健、高峻,寓意着崇高的品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而水则代表柔和、流动,象征着包容和变通。所谓乐就是探询、探索和追求,通过追求精神与山水的共鸣,从而体悟人生的如意、惬意和快意。

禅宗哲学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内心的顿悟和修养。在禅宗看来,山水是禅意的载体,是心灵修行的道场。禅宗哲学家通过观察山水、体验山水,进而领悟人生无常、缘起性空。佛家的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是佛陀、是灵兽,看水不是水,是雾岚、是烟波、是情思。

我从小受儒家文化浸染和教诲,山水是我修身养性的重要载体。其实我骨子里更多的是道家的思维,有一种逍遥的风格与秉性。淡泊名利,但绝没有看破红尘,有佛性,但不信佛;尤其人到中年,对山水的迷恋更多了一些。

一度时期,我陷入一种无端空虚与迷惘中。儒家五圣之一曾子主张,“士大夫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仔细想来,常常令我焦虑与汗颜,修身尚有差距,齐家何其难也,更遑论治国平天下了。如果如横渠先生所说士大夫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让我无所适从,自叹才疏学浅。那么,我遵从道家去“逍遥”、听从佛家去“放下”,可内心又有所不甘。幸好有中庸之道,让我把握分寸,做到进退有“度”。

过多的思考,并不是一件好事,有可能是一种精神的灾难,更可能让你陷入焦虑与抑郁中。在经历过思想的进退失据、逃无可逃时,我开始走出斗室、走到户外、走近山水。走进山水,我才知道山水之于人生的意义,山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明白了古代文人士大夫所特有的山水情怀。

山水引发了我对人生对哲学更多的思考与探究,当我仅从山水的角度、自我的角度、传统的角度去思考,许多问题越思考越无解,越思考越懵懂;我开始静下心来研究哲学。中国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我对照去阅读。中国哲学我喜欢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生涩难懂,我将三部西方哲学史交替去读,分别是梯利版本、书杰版本和罗素版本,它们各有特点和侧重,各有趣味。黑格尔说:哲学不是一个哲学家的独白,而是所有哲学家的对话。将前后哲学家的观点连接起来,许多原理就好理解了。

不得不说黑格尔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关于哲学的七条定义,让我明白,应该怎么去学哲学。尤其是他说:“哲学是灵魂的救赎”“哲学是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起飞”“哲学是从一个饱经沧桑、备受煎熬的老人和一个天真活泼、未谙世事的孩童嘴里说出的同一句格言”,让我读哲学津津有味。对一些哲学家的名言反复咀嚼,对他们的哲学观点才能深刻领悟。原来我们的人生所碰到的困惑、难题,古人都曾遇到过,他们分别都给出了有趣有益的答案。你可以从中选出你最佳的策略和方法。这样你的人生会明白许多、通透许多、轻松许多。

在哲学的世界里我对自己、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感悟。从苏格拉底那里我知道保持谦虚与学习的重要,因为我唯一知道的一点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从柏拉图那里我明白人的理性、欲性、血性,缺一不可,也明白精神的力量何其强大。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我明白,宽容是幸福的魔杖。

当我回头向中世纪睃巡的时候,我惊讶托马斯·阿奎那竟然用十大公式证明上帝的存在,更惊讶奥古斯汀对上帝的痴迷与膜拜。我和笛卡尔、休谟对话,懂得思考的意义,懂得控制情绪、利用情绪,因为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行为就会失去自主,只能接受命运的宰割。许多时候,人应该破除执念,进入无我状态。因为太强的自我意识是潜藏在我内心深处、随时会带给我不良情绪的魔鬼。

我尤其喜欢叔本华和尼采这两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他们的语录真是至理名言。我们应该摆脱周围和别人意志的操弄,学会抽身,过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人生。自己的大脑无论如何不应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懂得在孤独与庸俗之间选择自己的生活。疯掉的尼采倡导的“酒神精神”,让我对生活如醉如痴,每一个未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有一段时期,我曾言必称尼采。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述尼采在巴黎街头抱着马头痛哭的情景时,我的几位特别要好的户外朋友戏称我是“行走在山水之间的哲学疯子”。

康德与黑格尔是我崇拜的两位大师。康德只有一米五的个头和羸弱的身躯,却在思考“人是什么”这个宏大的命题,他的“三大批判”振聋发聩,他认为反转认知就可以反转世界,你戴一副黑白眼镜世界就是黑白的;你戴副彩色眼镜,世界便是彩色的。黑格尔对哲学的概括与总结达到无人企及的高度,他的辩证法是非常实用的。

我喜欢罗素的三大激情和追求幸福的原则。我喜欢卢梭和洛克的思辩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总结,还有本格森、克尔·凯郭尔……我更喜欢浑身充满诗意的海德格尔,时刻提醒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两个显著的气质,一个是山水气质,一个是诗意气质。我的散文集《行吟山水》中有一篇文章《诗意地栖居》,源于海德格尔带给我的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诸多难以抵挡的诱惑如何诗意地度过一生。

虽然我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一知半解,但我与他的学生舍勒、梅洛·宠蒂、伽达默尔却很“熟”。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时也会让我如坠五里雾中。他说人类的根本问题是看不清自己是什么,他警告对不能说明白的事必须保持沉默。当有人在广众之下,对并不明了的事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时候,我会报以轻轻一笑。

有几位大约和我爷爷同龄的哲学家让我痴迷。比如萨特和加缪。萨特告诉我要学会和自己交朋友,说我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我只顺从我自己。他教我勇敢一点,赌上自己,然后行动。多病的加缪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生存。

后现代哲学家的哲学观点总是直戳人心。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引导我做一个温和、包容、丰富的多向度的人。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将死亡与性解析得透彻明了。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分析了主动做恶与被动做恶,对恶的无视就是对恶的纵容……

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平和而又宽容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但有时会表现出疯癫的特质。比如走到户外,我常常敢冒一些别人不敢冒的风险。虽然我是一个谦谦君子,有时却也有俗人心理,但绝对不会做恶人。

中国的哲学史是一部真正的人生哲学史。我最喜欢的是王阳明,他的思想关照内心、启迪智慧,是深刻而实用的为人处世哲学。如果能做到我心光明,又夫复何求?

山水是我的兄长,哲学也是我的兄长。在与两位兄长的对话中,我总结了自己的四个人生信条,寄情山水感受人生清欢;领悟哲学,寻找灵魂的慰藉;然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适度去享受这人生欢愉。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