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偏关县老牛湾镇:农文旅融合打造龙头景区
2024年06月25日 10时14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讯 长城黄河握手处,神牛开河老牛湾。偏关县老牛湾镇以全省实施“9+13”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为机遇,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明确“1366”工作思路,持续构建农文旅融合新场景,不断重塑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努力把老牛湾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2023年,老牛湾镇入选“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镇”,老牛湾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家乐特色村”双称号,乾坤湾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收入达7000万元以上。

坚持统筹布局,明确“一个”目标。立足老牛湾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文化优势,编制了《偏关县大老牛湾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偏关县老牛湾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打造“国际慢生活区”为目标,秉持“偏关味、国际范、慢生活”的创建理念,围绕慢食、慢居、慢游、慢业、慢情、慢养“六慢体验”,积极挖掘黄河鲜美食、老牛湾特色小吃等地域特色传统美食,再现乡村“慢食”生活;高标准改造养老型、创意型民宿,重温乡村“慢居”体验;综合推进景区植被造景、节点装置、房屋改造,搭建乡村“慢游”场景;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丰富产业形式,形成特色“慢业”品牌;保护黄河文脉、古堡旧貌、田园风光等原生态,体验乡村“慢情”感受;探索民宿、影视基地、农业开发、大健康等新业态,打造康养“慢养”目的地,把老牛湾建成“看水、观田、游林、望山”的旅游乡村。

坚持多元共建,创新“三主”体制。政府主导。把老牛湾精品示范村创建作为全县2024年“千万工程年”的“第一工程”,作为“建设新偏关、打造忻安吉”的标志项目,统筹做好老牛湾的整体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保障,举全县之力推动老牛湾景区提质增效。市场主体。吸引优秀的市场经营主体和运营团队参与老牛湾景区创建运营,统筹负责景区建设、品牌宣传、市场营销、游客引流、运营管理,切实提升景区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农民做主人。把群众嵌入到老牛湾的前期规划、创建实施、运营管理、收益分红等各环节、全过程,健全并落实好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农民享受乡村旅游发展红利,实现共谋共建共享。

坚持一体贯通,突出“六为”方式。以村为体。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制定合理的示范创建实施方案,镇村联动谋划老牛湾示范创建,“建、改、治、兴”推进老牛湾乡村旅游。以业为基。把乡村旅游确定为老牛湾的支柱产业,高标准改造升级老牛湾景区,不断提高旅游产业链市场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打造老牛湾旅游产业全链条。以文为魂。深入挖掘老牛湾蕴含的黄河、长城文化价值,持续举办“对话老牛湾”和“诗意慢生活、北方桃花源”等系列节目活动,把黄河、长城文化系统保护、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融入到老牛湾旅游产业中。以旅为芯。不断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加快建设“黄河人家”、“长城人家”特色民宿,开发老牛湾农特、农创、文创等产品,发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旅游项目,打造有深度、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场景。以融为要。加强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完善“旅游+文创”“旅游+美食”“旅游+康养”等业态。以民为本。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老牛湾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旅游优秀人才,让旅游产业成为老牛湾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富民产业。

坚持融合发展,探索“六化”路径。规划一体化。在全县打造“三乡九村五金花”黄河风情小镇示范带的大框架下,引进专业团队对老牛湾村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标准化。牢固树立精品理念,对标5A级景区创建标准,推动老牛湾村基础设施提标、公共服务提质、治理能力提升。运营市场化。引入市场运营主体,对老牛湾景区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运营,推动景区向组织化、规范化发展。特色品牌化。切实增强品牌意识,持续加强传播营销,塑造独特的地域IP形象标识,不断提升“诗意慢生活、北方桃花源”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资源价值化。将老牛湾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分类转化为个性化、定制化、分众化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股份合作化。探索以村集体和农户入股建立合作社或民宿运营公司,助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让群众在家门口挣上“文化钱”、吃上“旅游饭”。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