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通过专业化生产、工厂化运营、机械化加工以及信息化管理,打造资源节约、创新智能、环保绿色、高效标准智慧梁场——
数智赋能 雄忻高铁建设“加速度”
2024年04月23日 10时59分   忻州日报

智慧梁场信息化管理平台。 段文婷摄

智慧梁场管理系统大屏实时显示架梁工作计划,生产任务一目了然;BIM+GIS技术为每片预制梁赋予独特的“身份证”,操作人员可随时扫码查看,了解它的全生命周期,完成生产任务后及时报告……春回大地,在中铁十七局雄忻高铁(山西段)项目智慧梁场,箱梁生产如火如荼,数智赋能智慧建设可知可感。

雄忻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342公里,其中山西境内约122公里,是我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建成后,对山西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铁十七局承建了其中33.345公里,包括特大桥3座、涵洞8座、箱梁预制及架设1013榀的施工任务。在项目建设中,施工人员从实际出发,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智慧梁场,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建造,积极促进雄忻高铁建设智能化、绿色化。

更好更快,提升效率

“全线最大智慧梁场投入使用。”“全线首榀箱梁成功架设……”声声捷报见证着雄忻高铁这条交通大动脉逐渐丰满成熟。

中铁十七局智慧梁场位于定襄县,占地190亩,共有3条智慧化生产线,在这里将生产1013榀预制箱梁,其中837榀用于五台山机场特大桥。全长28.56公里的五台山机场特大桥,最高墩柱达25.5米,不仅是我省高铁施工最长特大桥,也是项目架梁施工的“拦路虎”。

面对如此艰巨的生产任务,如何在兼顾品质和效率的前提下按期完成?该项目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我们聚焦时代与国家发展需求,积极推动产品更新迭代、提质增效,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工厂化的运营、机械化的加工,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打造资源节约、创新智能、环保绿色、高效标准的智慧梁场助力项目建设。”项目经理乔建永介绍。顺着乔建永手指的方向,在干净整洁的梁场车间内,只见巨大的机械自动运转,轰鸣声传入耳中,却只有寥寥数位工人在操作。

智慧化是定襄梁场的“硬核”。“与传统人工操作梁场相比,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AI识别等手段,让每一片梁的诞生,从钢筋加工到混凝土拌和、浇筑,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成本管控低。”在梁场车间,负责人杨朝贵正给观摩人员演示着。自动采集张拉预应力,无线远程数据传输,多顶同步张拉;自动上料、自动计量、自动保压,随时调取历史搅拌数据……这些对工序的智能化控制,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单月生产能力达75榀。

技术突破,提高质量

该项目秉承“高标准开局,一次性成优”建设理念,运用BIM+GIS技术“巧搭积木”,将梁场精准划分为“六区一中心”,即“智能生产调度中心、试验检测区、混凝土拌和区、自动化钢筋制作区、智慧化预制生产区、数字化箱梁存储区及产业工人园区”。每个区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科技感。

“数字智能建造既有助于推动企业产业升级,更能提升产量,让新质生产力看得到、摸得着。”乔建永说。如所有钢筋构件全部由数控机床加工,只要在数控弯曲机电脑上输入图形和尺寸,就可以高效完成所需各种构件加工,且件件都是标准件,避免了人工操作误差及材料浪费,大幅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如何再次提升作业质量?项目建设者们“头脑风暴”碰撞出新创意。智慧梁场利用AI识别算法,在台座旁增加专用的AI识别摄像头,识别制梁工序,检测制梁过程,并自动记录信息,这在智慧化梁场里来说是首创。

原材料检测合格、混凝土配比合格、骨料温度符合要求……在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开始操控设备,准备生产新梁。“智能化设备的高精度控制和实时监控系统,保证了施工过程质量的稳定性。自动化施工操作确保各环节符合设计标准,从源头上保障建设质量。”梁场技术负责人冯世龙在智慧梁场建设报告中这样写。

与此同时,项目还优化“智慧梁场信息管控平台”,实现“一屏统管”可视化,将作业人员、原材料、生产计划、安全质量管控等实行动态化、实时化、预警化管理,解决了过去传统梁场施工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品控难等问题,在品质耐久、智能建造、低碳环保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助力“制造”迈向“智造”+“质造”,赋能项目高品质建设。

绿色作业,提效建造

工程建设,生态优先。项目管理团队考虑工程毗邻五台山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中,坚持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其中。梁场内综合绿化率达35%以上,拌和站、钢筋加工场采用封闭式生产,场区内采用自动喷淋与降尘措施,使梁场景观与生态相融合。

作业中,梁场施工污水主要有淤泥、粉尘、废油等,项目通过四级沉淀,然后采取油水分离、气浮过滤等处理,并将达标的清水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确保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传统的制梁场灰尘多噪音大,费时又费力,工作一会儿就一身灰……”谈及智慧梁场带来的变化,正在箱梁脱模操作台前工作的雷义军感慨万千。只见他按下脱模按钮,智能液压整体模板瞬间脱离梁体。

“我们这个智慧梁场整个生产作业区都在室内,箱梁的生产完全不受雨雪、高温等恶劣天气影响。”杨朝贵介绍。移动台座实现流水线,工人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工作,人、料、机的管理更加方便,在标准、文明、安全、绿色施工等方面相比传统梁场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项目出台“监测+治理”实施方案,运用三维场景、BIM模型、智能AI算法等,在实现桥梁建设3D全方位展示的同时,对扬尘、噪声、气象等环境数据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为项目环保、安全优质建设提供了科技保障。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预制箱梁浇筑176片、箱梁架设32片,预计2025年初完成全部架梁任务。乔建永说:“作为山西人,能为自己的家乡建设高铁,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我们将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探索提升工程建设品质道路,用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雄忻高铁高质量建设。”

(山西日报记者张毅 通讯员牛奋香 段文婷)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