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这就是恢河!
2024年04月07日 15时51分   忻州日报

河流的历史

从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

无一不是诞生于大河之畔

它们被历史学家誉为

“大河文明”


在中国

有大大小小45000多条江河

这些滔滔江河

历经千万年

在各自的流域里肆意奔涌

或跌宕 或委婉

或奔腾 或平静

孕育了无数生灵与文明

也书写了不同的传奇与故事

晋西北高原管涔山下

恢河

就是一条充满人文意蕴 最有故事的河

它的历史可以延伸到中华文明的根部

它的地位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

它的现在也不是简单单一条河


溯源而上恢河遥远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高欢送亲 杨业殉难

李自成倒取宁武关

周遇吉誓死保家卫国

沿河行走 恢河亲切

山水田畴 村舍人烟

绿树掩映 车流滚滚

顺流而下 恢河清晰

楼烦古城尚在

长城两次穿过河道

关城被水环抱

九牛镇水阳方口

……

这就是

恢河

不是它寂寂无名

而是它周边的每一处景观

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它只做绿叶 不做红花

低调内敛 从容不迫

走进恢河

探寻它的历史

是满眼跌宕起伏的人文画卷

1

分水岭上分两山

恢河源头有玄机

管涔山真是一座神奇的山。从这里发源的汾河向南流去,经太原、临汾,到运城的万荣县庙前村,汇入黄河;从这里发源的恢河,向北流去,经朔州、大同,流到河北张家口,注入京津。如果站在管涔山上,你的位置足够高,你的眼睛足够好,那你一定能看到,在管涔山交接的南北河道,正好将山西一分两半,而河道正是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条斜线。

管涔山。摄影曹建国

汾河、恢河的交接点,叫分水岭。

分水岭不仅分水,还分山。

站在分水岭上,它像巨莽一样横亘在管涔山和云中山之间,所以,分水岭也称之为分山岭。人们习惯上将宁武县的自然地理总结为“东西两座山,南北一道川”,分水岭的北面是桑干河源头区的恢河河谷,属于海河流域;它的南面是汾河河谷,属于黄河流域。这两条谷地由左面的云中山和右面的管涔山夹峙而成,南北连接长达百里,宁武县的四大集镇和大部分人口都聚集于此,因此当地有“百里经济走廊”的说法。

“分水岭“石碑。摄影杨峻峰

分水岭不仅隔开了海河和黄河两大流域,还将宁武县隔成了南北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同时还是1000多年前宋、辽两国的边界线。当时的分水岭是宋辽两国激烈争夺的焦点。据史书记载,北宋雍熙三年(986年)杨业殉国后,为了避开辽军的锐气,朝廷下令老百姓全部南迁,以致长城以南大片疆土荒废,史称“禁地”。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辽国出兵攻占分水岭,朝廷委派范仲淹实地察看边疆防务,来到河东,督促地方整军备战。后在当时的并州刺史韩琦的据理力争下辽军被迫撤出。又过了31年,国力强盛的辽国又打起了大宋疆土的主意,提出以分水岭为国界的要求,并传话大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后来,当时的地理专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被皇帝选派赶赴辽国,出任谈判使者。由于沈括准备充分,拿出了过硬的证据,经过六轮激烈谈判,辽国理屈词穷,疆界未曾改变。不过好景不长,刚过了一个月,强势的辽国再次提出以分水岭划分国界。面对辽国的讹诈,宋王朝谈也没法谈,打又不敢打,无奈答应了辽国的要求,从此东西失地700里。

植被茂密的分水岭。摄影杨峻峰

分水岭下,是个小山村,就叫分水岭村,有400多口人。走进村子,正值收秋,村里人不多,叩了几家的门,好不容易叩开了名叫张虎虎老人的家门。张姓老人已经70岁,但身体健壮,腿脚利索,很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行人坐下喝水。听到我们想要寻找源头,老人便指点路径。过了村北的山梁,公路西有一条小路,再走几百米就到了。

在一片又高又密的沙棘林下有片湿地,湿地里不时有泉水渗出,这便是恢河的源头。源头竖有石碑,上书“恢河源头”。看着汩汩涌出的泉水,汇聚成清澈的溪流,谁曾想到它竟能流到千里之外的海河,而且秋天在塞北能形成十里雷鸣的“桑干秋涨”?

恢河源头。摄影苏栓斌(上图)吴光宇(下图)

因历史无确切记载,恢河的水流到底有多大,但我知道它很大,原因是它背靠被誉为华北水塔的管涔山,因为它水流大,所以才可以成为大河的源头。恢河在宁武县境内流程约30公里,宁武人习惯上称之为60里恢河。

恢河只有一个源头吗?据当地百姓传闻,天池与恢河神通而形不同,意思是池下暗通,外边看不出来。《马邑县志》云:“桑干水出静乐县(隋属静乐)之天池,伏流至洪涛山下。”

郦道元《水经注》云:“燕京山上有大池,世谓之天池”“燕京山之天池,其水澄清如镜,静而不流。”后来鲜卑人将这里视为神圣之地,立庙祭祀,将天池尊称为“祁连池”或“祁连泊”。隋初,隋文帝建天池祠,大业年间,隋炀帝建盛大汾阳宫。唐贞元年间,设牧监养马,所以才有了马营海的别称。以后陆续有了元池、琵琶海、鸭子海、老师傅海和干海的叫法。

人们习惯上认为,天池是单指马营海,位于分水岭之山巅,海拔约1900米,池面0.8平方公里,水深12米。马营海山环树合,芳草萋萋,绿柳依依;池中碧波荡漾,游鱼逐浪,群鸭戏水,蛙鼓阵阵。晴日登高远眺,茫茫峻岭之间出现一块巨大的无瑕玉璧。红日映照之下,金光四射,池水通红,耀眼夺目,古人题名“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位列宁武古八景之首。池中有天然生长的鲤鱼、鲢鱼、草鱼和鲫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周边百姓待客的上等菜肴。每年四月冰消时的“开冰鱼”更是绝妙的美味,被视为上等补品,隋唐时是只能皇家品尝的贡品。

宁武天池。摄影冯晓磊

广义的天池是指马营海、元池、鸭子海等众多湖泊群的总称。其中,元池的面积比较大,仅次于马营海,与马营海相距10里,它被称为桑干河的源头。为证明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历史上一些名人反复做过试验。古人罗点在《闻见录》里记载,北魏孝文帝用金珠把7条鱼串在一起,放进天池后,鱼和金珠均从恢河下游流出。孝文帝深感疑惑,这个以学习汉文化著称的皇帝,对科学的钻研也非常着迷,他又用自己专用的“金缕拖羊箭”射中天池一条大鱼,过了几天,鱼与箭又一起出现在恢河河谷。从此人们认识到天池实际上就是桑干河的源头。另一个故事在明代廖希颜所著的《三关志》里,说有人乘车游天池,不料遇上大风,将车辆刮入池中,后来车轮在恢河里找到。两个故事印证了这种说法。清代有一首《游神头山》诗,便叙述了这段史实:“神头山下黄道泉,故老相传几百年。天池飘坠车轮在,金珠又见七鱼穿。出没潜通真奇绝,混混日夜昆仑泄。”

2

楼烦牧政甲天下

苗庄古城半莓苔

恢河河谷是一条谜一样的大通道。沿河向北是大同盆地,北接大漠;向南过分水岭是汾河河谷,通向太原盆地。自先秦起,这条谷道就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交汇之处,因此中原王朝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这里的防卫。

从秦汉到南北朝,防卫的支点在楼烦郡,据说位置就在从恢河源头顺流而下8公里的苗庄;从隋开始,位于汾河河谷的宁化城变为防卫的中心,宋设宁化军,金置宁化州,元改为宁化巡检司,明初立宁化守御千户所。明成化年间,由于蒙古人的不断侵扰,朝廷决定,防卫重点前移,建立宁武关,宁化的地位被取代。

大水口长城。摄影杨峻峰

苗庄古城何时兴建,有何经历,史无记载。1993年,因修建宁静铁路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迹,并因位于苗庄村而得名。历史学者进行勘察考证,认为这里可能是秦汉时期的楼烦城。

楼烦是春秋时期由楼烦部族建立的一个国家,当时的疆域包括今天的宁武、岢岚、偏关、保德一带。金代诗人蔡可贤的《楼烦》以雄浑的笔触描写了古楼烦国的活动区域和自然风貌:“山前山后十六州,天涯尽处是偏头。云开大漠风沙走,水折长河日夜流。”

楼烦军队以兵马强悍、善于骑射著称,史称“百战楼烦地”,对邻近的赵国构成了极大威胁。后来赵武灵王学习楼烦,推行了著名的“胡服骑射”,使赵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楼烦国被强大起来的赵国所灭。但楼烦作为一个地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宁武境内至今还有一处叫做“楼烦岭”的地名,宁武因此素有“楼烦故地”之称

建在恢河河谷上的东魏长城。摄影杨峻峰

《宁武府志》载:“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和平六年(465年)春二月,幸楼烦宫”。东魏天平二年(535年),东魏以“兰陵公主许蠕蠕阿那环……六月,齐神武(东魏丞相高欢)亲送公主于楼烦之北,厚接其使,阿那环大喜。”“兰陵和亲”结束,高欢至天池获瑞石,昭示其将“王于三川”,而使天池名声大振。

苗庄古城位于半山坡上,宁静铁路从侧面架桥而过。古城残存的夯土墙,北墙高约8米,顶宽6米,夯筑的痕迹很明显。站在城墙上,观望古城全貌,呈长方形,四面围合,轮廓清晰,城内荒草丛生。文物普查队从发现的器物结合城址、夯层等因素分析,认为“应是一汉代城堡”。有学者从规模、位置等因素判断,认为这里是秦汉楼烦城。古城北城墙为东魏肆州长城的一部分,肆州长城为东魏丞相高欢所建,长约80公里。如今站在古城,望向河对面,肆州长城遗迹依稀可见。

汉代苗庄古城遗址。摄影杨峻峰

河谷战事可追溯到商朝末期,当时一支少数民族在此活动,因当时的管涔山叫燕京山,所以后来习惯上称这个少数民族叫燕京戎,燕京戎经常骚扰商之边境,商王曾下令征讨,燕京戎兵败躲入山中。

河谷出产良马,楼烦人精于骑术。这里位居管涔山下,水草丰美,适宜牧马。秦末汉初班氏先祖班壹、北魏尔朱荣家族都在这里大规模放牧养马,唐代牧马产业达到顶峰。马营海、马营、头马营、二马营、三马营、中马坊、西马坊等许多与马有关的地名,都是唐代牧监盛况的见证。唐王朝先后在大西北设立了8坊64监用以饲养官马,其中仅管涔山地区便设有天池、元池、楼烦三大牧监,三大牧监驯养军马70万匹,一时“牧马数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留下了“楼烦出骏马”“楼烦牧政甲天下”的佳话。当时天池一带的楼烦马和西域的骏马齐名天下,为唐王朝的强盛立下了不朽之功。

3

水抱雄关屏三晋

连营烽火动京畿

一个政权最希望的是国泰民安,因而宁息武事、免动干戈成为朝廷和民众的共同追求。于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古楼烦地的恢河河谷里,取名为宁武。

那么后来为何要在宁武建关呢?

阳方口宁武关城楼。摄影张存良

明初,燕王朱棣夺取政权后,建都北京。为扫除蒙古政权的威胁,朱棣五次北伐,将蒙古势力赶到大漠深处,并在辽东到甘肃的北部边界线构筑起一道以都司卫所为中心的防线。朱棣之后,蒙古部落势力逐渐恢复,便不断向南扩展。由于补给遥远,明在北边的防卫力量薄弱,交战时屡吃败仗,防卫线一直向内收缩,蒙古瓦剌部族可以自由进入河套地区驻牧,冬天趁黄河封冻,渡河侧击山西。正统十四年(1449年),年轻的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撺掇下,率50万大军出宣化,准备和瓦剌部开战,战役中途流产,撤回途中在京城北部的土木堡被蒙古铁骑包围,明军战败,英宗被掳。之后,蒙古铁骑南侵日渐频繁,经常拆墙破关,横扫雁北。有时从偏关渡河,入侵晋西北,多次掳掠晋中州县。此时沿大同一线外长城的防守已很不牢靠,过去的“腹里”,如今已为国门。

在宁武建关防御,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发生的。

当时朝廷认为,山西北部的防守已无法依赖大同镇,应在其后的雁门关与偏头关之间增强防卫,使东西两路联为一体,形成第二道藩篱。成化元年(1465年),朝廷委派太监郑同、佥都御使李侃、署都督佥事王信三人考察晋北防务。三人出居庸关,过宣化、大同,然后沿桑干河谷地到达阳方口,行进到今宁武城区地面,但见两山对峙,一水流淌,山川形势易守难攻。于是,三人便谋划在此设关守卫。不久,李侃向朝廷奏言:“宁武北临云、朔,西带偏、保,虏入要冲,请设关防守。”

成化二年(1467年)三月,关城正式开工建设,次年四月建成后,称为宁武关。新城依山而建,北高南低,“周围四里许,高三丈有奇,环以埤堄,辟东西南三门,皆有瓮城;城内建守帅厅事、藩臬行司、驿传仓场及兵舍战守之具毕备。”每年选调太原、平阳等府守卫军卒及当地民壮劳力4000人,分两番守戍。这是宁武关最初的规制,设守备一员,属于军堡的层级。

过了31年,朝廷才批准宁武关设“守御千户所”,设公署、铨武臣、给印章,招募本地勇猛男丁以屯戍守,给予800名军官定制,隶属山西都司。同年,开始对关城进行扩建,城上有敌台,城下有壕堑,四隅有阁,垛口1702个,城门9座,城区规模几乎大了一倍,奠定了宁武城以鼓楼为核心的基本格局。

宁武鼓楼。摄影宫清华

当雁门、宁武、偏头三关防御形成东西连贯,互为一体的格局后,宁武关居中调度的地位不断上升。嘉靖二十年(1541年)以原驻偏关的山西镇总兵移驻宁武,兼领三关。山西总兵平时驻守宁武关,秋天移驻阳方口,亲临一线指挥,防止蒙古人从右玉、大同方向突破入侵;到了冬天则移驻偏关,严防蒙古骑兵从水泉、老营方向入侵。此为宁武设“镇”之始,也就有了“楼烦重镇”的称谓。宁武从此成为山西中北部的中心城市。

正德八年(1513年)八月,鞑靼小王子由阳方口入宁武关,守备陈经与其激战而死。第二年,俺答军从阳方口南下,深入到太原城北15公里的阳曲湾,进行掠夺。嘉靖十九年(1540年)八月,俺答军打开宁武关,进扰岢岚、兴县、太原、交城、汾阳、文水、清徐等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偏关大饥,草木皆尽,俺答寇大同,遂至宁武等处。

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数万分三路南下。东路入井坪、朔州,破阳方口到达宁武关;中路由老营入;西路由鸿门等口长驱直入五寨、岢岚等地,逼近忻州、太原,骚扰山西北部,遭到惨痛失败,宁武关特别是大水口堡,在此次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防御阵地,起了钳制敌人、使之陷于绝境的决定性作用。

此后,宁武进入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但作为守卫山西的北方门户,宁武关的战备从未间断。据记载,直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还在宁武兵备道刘涓等人的主持下,对宁武城及周边长城的敌台烽堠进行了维修。这或许是宁武关最后一次大修。然而4年之后,它就陷落了。但攻破它的不是来自北方的蒙古骑兵,而是从山西内地一路杀来的农民起义军。崇祯十七年二月,闯王李自成亲率50万大军从陕西渡过黄河,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但在宁武关前,李自成遭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双方血战四昼夜,李自成在付出死伤数万人马的惨重代价后攻陷宁武关。

宁武关一战,差点动摇李自成进军北京的决心,同时也为势如累卵的崇祯大大增添了底气。原计划南撤的崇祯从宁武一战中看到了希望,他猜想大同、宣化以及京郊防卫,都可以大大迟滞起义军的进攻,所以他从辽沈、河北、山东调兵勤王的计划完全有时间实施。可崇祯失算了,一方面李自成推进的路线,没有明军有效的抵挡,都是不战而降,起义军很快就集结在北京城下;另一方面,明朝的各路勤王部队已不听崇祯的招呼,有的叛变,有的观望不前,阳奉阴违。崇祯皇帝热切盼望的救兵最终也没有出现在他去煤山之前。

宁武县周遇吉雕塑。摄影王文君

宁武关作为军事防御的屏障,在大战之后就黯然凋落了。但宁武关成就了大战中表现神勇的周遇吉一家,周遇吉重伤被俘,英勇不屈,被乱箭射杀;妻子刘氏射死多名义军后被焚,周母更是中国历史上女性的楷模,被誉为“孟母第二”,在大战中纵火焚身。封建统治者竭力弘扬周遇吉一门忠君情结,屡有褒奖,建庙祭祀。更重要的是历代文人对周遇吉推崇备至,这则故事出现在多种戏剧曲目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京剧《宁武关》,也叫《一门忠烈》。川剧、湘剧、桂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从此宁武关和周遇吉的故事名闻天下。

入清以后,长城不再为天堑,边境之民也摆脱了兵燹之苦,宁武的历史步入一个新的时期。顺治三年(1646年),裁山西镇,设宁武营,改总兵为副将(后移驻杀虎口)。康熙六年(1667年)又裁文臣宁武兵备道。雍正三年(1725年),以宁武之地设府,下辖宁武、偏关、神池、五寨四县。这标志着宁武卫所时代的终结,它从军事重镇演变为晋西北的行政中心。民国初废府设县,一直延续至今。

宁武县城全景。摄影亢小伟

4

九牛镇水过恢河

晋北要地阳方口

恢河出宁武县城,流向正北,河道渐宽,约行13公里,便到阳方口。

阳方口,如同周边的大水口、雕窝口、百草口等一样,原是长城防线的一个重要隘口。这里东有禅房山,西是恢河、托莲台、摩天岭,两面高山对峙,居高临下,形成天然屏障。明代山西重兵就在此据守。一旦北族掳掠三关,军队鸣鞭即至,左右呼应,随处堵截,在三关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明代廖希颜在《三关志》中称其为“晋北第一要地”。宋代称为杨防口,明代为羊方口,清代为杨方口,民国后称为阳方口。

阳方口长城。摄影吴杰强

站在恢河大桥上,最为醒目的是河两边蜿蜒的长城、残存的城堡,还有那耸立在山顶和高岗上的一座座烽火台。

这段长城,初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赵国,后增添于北齐王朝,宋代时曾有过修缮,在此基础上,明代重建。阳方堡,坐落于恢河东岸,其形制、规模大体尚存。此堡初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城墙周长320丈,高5丈,开南、北两座城门。内设厅房2座,营房58间,仓库260间,更铺4间,草场1处。驻守百户1名,兵卒101名。在此堡的东西两翼大约5公里处,分别设有朔宁堡和大水口堡,配置一定数量的兵卒和火器。三堡呈鼎立之势,互为掎角,共同守卫着此口的安全。

长城在这里再次彰显创新之举。宛若游龙的长城在经历了万水千山之后,一头栽到恢河上,既像是趴在那里喝水,又像是躺着歇息。古代恢河水势汹涌,长流不息,河道宽约2里。长城要想过河,着实不易。于是工匠便创造出“水陆长城”,将长城石基筑于河床底部,建起九孔过水桥洞,每个洞口卧一铁牛为镇物,百姓传为“九牛镇水”。桥洞平顶上以砖石砌筑的墙体下部亦有过水孔道。当恢河水位较低时,水从下部石桥洞穿过,桥面可通人、车;当恢河暴涨时,水从上部孔道穿过。桥洞和孔道都以铁栅门锁闭,来敌难以通过。这一构思精巧的长城建筑奇观,既适应地理环境,又有防御功能,还可交通往来,可谓长城建筑的经典作品。

阳方口河道平坦,恢河水缓缓流过,产生了一个有名的景观,叫“恢河伏流”。清代《朔州志》记载:“恢河伏流在南50里,出宁武军山口,到红崖儿村伏流15里,至塔衣村南涌出,经城南至马邑,入桑干河,俗呼南河。”

阳方口长城。资料图

这里河床多为透水性很强的砂砾石,厚度在20米左右,河床底为很深的不透水层,不利于地下水的久留储积。每当暑伏热天,雨量稀少,河水流量下降,成为涓涓细流,有时断流。然而只要稍微掘开河床砂砾尺许,就有清水自砂砾中源源渗出,这给沿河居民带来很大方便。每到这个季节,在早晨、中午或是收工后的傍晚,人们挑桶、拿锹、带瓢走向河滩,你来我往,挑回担担甘泉,心头充满喜悦;小孩们三五成群,挖砂聚水,洗澡打水仗,嬉戏叫喊,到处是欢歌笑语。所以“恢河伏流”就成为宁武的古八景之一。

阳方口是宁武关的前沿阵地,内长城从这里经过,长城以北是茫茫800里金沙滩,是打过数千次战争的古战场。记载最早的一次战役发生在汉初,当时阳方口叫硰石口。

恢河流过阳方口。摄影吴杰强

汉高祖刘邦率军北征匈奴,从晋南北进,一路凯歌。匈奴左右贤王不甘心失败,在楼烦聚集军队,准备反扑。汉高祖得知后,派遣灌婴攻击匈奴,灌婴利用楼烦附近的硰石口一马平川的地理优势,运用战车大破匈奴。

汉武帝时期,先后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经此进军大漠,斩杀匈奴数十万,赢得了中原地区的安宁。

历史到了明代,这里是防御重点。山西巡抚陈讲有言:“守大同就是守山西,守宁武就是守三关,而守阳方口就是守中路”,因而这里曾派重兵守卫。尽管如此,蒙古部落多次攻破城池,南下抢掠。

1911年辛亥革命后,西路军在张瑜将军的率领下,攻占了这座关口。此后,晋绥军与国民军、奉军多次为争夺这里展开激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向南推进。为防卫此地,晋绥军、八路军多次与日军展开激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阎锡山部接管了阳方口。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这里。

5

隘地烽烟托莲台

杨业喋血陈家谷

在阳方口堡西面山坡上,有一座高台,叫托莲台。登上高台,这是个东西走向、平地算起有二三十米高的山岗。顺着恢河北望,隐约可见历史名城朔州的形影。

托莲台。摄影王文君

《二镇三关志》云:“今阳方口河西高山谓之‘橐莲台’,世传宋王侁望杨业兵处。”《宁武府志》记载:“考元魏灭赫连氏,迁其子孙散处雁门、代,北依山谷以居,故其地有赫连台,所云橐莲或是赫莲之讹。”根据《宁武府志》考证,托莲台与赫连氏有关。

赫连氏源出历史上的匈奴民族。十六国末期,南匈奴铁弗部首领刘虎的曾孙刘勃勃在陕北建立著名的夏国,号“大夏天王”,汉史称“胡夏”。称王者自然要找个高贵的姓氏,于是就想起祖先皇族的赫连姓,改姓名为“赫连勃勃”,其王族子孙遂以“赫连”为氏,世代相传。

五胡十六国时,佛教大面积传播。居于北方的匈奴、鲜卑人,特别注重生命的超度和转世。于是在南匈奴中就形成一种习俗,在战争结束后,将战死的将士尸体堆起掩埋,然后封土成台,称之为“莲台”。《法苑珠林》卷二十:“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坐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寓意在佛的庇佑下有好的来生。所以,托莲台准确的读法应该称为“赫连台”。

在托莲台北不远处的沟壑里,有一个小村落叫陈家沟,据考证,此村在北宋时叫陈家谷,为北宋大将杨业殉国之地。这是一个状似宝葫芦的谷地,卵石杂陈,其南、东、西三面环绕着起伏逶迤的管涔山,只在东北部有一条通达恢河的道路,恰似宝葫芦的束口瓶颈。今天的陈家沟,是个只有二三十户农家的小山村,属神池县温岭乡所辖,居民都姓王,并没有陈姓。早在上世纪60年代,曾有学者到这里考察,并在沟谷中发现了一座砖砌的墓葬。据考证,墓葬便是掩埋宋军当年死难将士的遗址。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太宗皇帝想趁辽国新主年幼之时,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发三路大军进攻辽军。西路军以潘美为帅,杨业为副帅,王侁为监军。杨业因为镇边多年,洞悉边事,故亲率数万精兵在一举攻下楼烦(今宁武)后,出阳方口,收复了朔、应州等四州地。由于东路军攻略失利,辽军乘势反攻而来。太宗见势不妙,急令西路军拥卫边民内迁。杨业主张避实击虚,潘美、王侁则斥责杨业胆小怕事。杨业无奈,只得率军正面与辽军激战。临行前,杨业自知此战凶多吉少,故请求王侁伏兵于托莲台下的陈家谷口,待他诱敌深入退至此时,内外夹击,挫败辽军。王侁满口应允。杨业率部攻出后,从寅时一直战到午时,最后退到陈家谷口,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不见宋军一兵一卒。原来,王侁伏兵这里几个时辰后不见杨业踪影,以为杨业已取胜,胜则有功,朝廷必然给予封赏,欲争先功,于是下令部卒沿恢河南下。杨业只得又率军杀回。老将王贵、长子杨延玉先后战死。杨业浑身负伤,力竭被俘,绝食三日而亡。

灵河高速宁武段的恢河特大桥。摄影亢小伟

滔滔恢河向北流

浪花淘尽千古事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如今的恢河

还在静静地流淌

只是这条河谷

已远离战事纷争

也不再承担抵御外辱的职责

这里公路 铁路 高速公路

纵横交错往来通达

人民安居乐业

享受美好生活


回去的路上

司机打开车上的音响

歌曲《生活是一条河》的声音飘散出来

生活是一条河

蜿蜒又曲折

无论深深浅浅都要努力趟过

疲惫的时候也不要轻易退缩

花会开

梦会圆

终究能有收获

作者:王文君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