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小院旧物寄乡愁
2024年03月27日 16时29分   忻州晚报

图为王吉怀在整理藏品

从外面看,坐落在原平市平安西大街上的这处民宅,极其寻常。但走进去一瞧,却别有一番情趣。仿佛让人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古韵与乡愁的别样园地。

小宅的主人叫王吉怀,原平西镇乡南阳村人,今年65岁,街坊四邻叫他“老古董”。他把小宅院取名为“云鹄文化记忆展览馆”,寓意传承历史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感觉颇有意境。

守住文脉

文脉深深在此处。

王吉怀告诉笔者,原平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存也是声名远播。一是建于金代、明代大修的普济桥。二是宋、元时期的惠济寺。三是建于元大德三年,明、清两代重修的文庙。四是朱氏牌楼、清代石牌坊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及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在文物保护提档升级工作中,王吉怀就是原平传承人队伍中的一员,他和众多古道热肠者一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而积极作为。他收藏保留的老物件,从内容、形式上守护了文脉,传承了文明、弘扬了文化。

走进古朴典雅的小院,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满四壁的各式镜子,镜子有3000多面,为民国时期所用,展览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琳琅满目,可谓是收藏镜子的个人博物馆。

与镜子相映生辉的,是王吉怀精心收藏的62块清代人留下的木制匾额,以及18个从民间收集而来的房檐精美兽头。

而民国时代的3000多个陶瓷喜字罐也在这里落户,保存之多、品相之好,十分罕见,让人爱不释手。

另外,这里还收藏着上世纪60年代的1300多个茶缸,图案各异,造型别致,让人叫绝。66把过去称量药材的秤,土话叫“等子”的东西,在这里也能看到它们的样子。

同样在这里,还能找到原平籍的老干部们写的60多本书籍。一位老干部告诉笔者,他和王吉怀一起在机关工作四十余年,老王最初在县委烧茶炉,劳动虽然辛苦,但吉怀勤劳肯干,后来被选配到了县委食堂,负责洗菜做饭。他为人实在又吃苦耐劳,后来又当了通讯员。因为有开车技术,吉怀还当过司机。这位老干部说,他和王吉怀朝夕相处,友谊深厚,如今他们这批老干部已经退休赋闲,老王通过展厅,把他们一辈子对生活、工作的感悟之得展示出来,与众人分享探讨,也是一种收获。此举让老干部们十分欣慰和感激。

传承文明

深不见底的文物古迹,令人充满好奇之心。一些古董宝贝、老旧物件,直到现在人们甚至还在琢磨研究它的来历用途,这也给大家茶余饭后留下了探讨的课题。

王吉怀退休后,于2016年7月成立了云鹄文化艺术公司,把展厅办得丰富多彩、红红火火。来展馆参观,从来不收门票,只有热茶和笑脸欢迎客人。

成功来自苦难的磨练。王吉怀既有思路,又有行动。他倡导成立民俗文化研究会,认真展开工作。每年组织召开民俗文化工作研讨会,编撰《原平文化丛书》《石鼓》等文化书刊,创立品牌。同时组织拍卖活动,活跃文化气氛。这个展览馆虽然展示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物品,却得到了不少市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大家主动无偿把一些有价值的旧物捐赠给老王,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知晓和了解过去,起到传承和育人的作用。

如果说,展厅里的镜子是一大特色,那么,老匾更是一大亮点。这些保存的古匾是后人欣赏书法、研究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闪现着亮丽的文明之光,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展馆的后院,有30多个古建门楼和格扇,物品雕工精细,纹饰优美,代表了清代崞县、代县两地民间古建装饰的艺术水准,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细细观察研究,会滋生一种文化情结。

依托滹沱河两岸的农耕集群,王吉怀还不辞辛苦回收了各类农具,并进行分类展示。这些农耕实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原平在历史上作为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交汇处,孕育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王吉怀创办的展馆展现了小物件大收藏、小人物大智慧。小展馆虽说简陋,却显富裕,因为它拥有人世间弥足珍贵的旧件老物,是历史文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弘扬文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走进王吉怀的展馆,浓浓乡愁扑面而来,激荡人心。在老王眼中,乡愁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它代表着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赓续,对祖先智慧的敬仰和继承。在浓浓乡愁里,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长期以来,王吉怀致力于民间“寻宝”“展宝”。熟人评价他:退而不休,厚植家国情怀,让展馆成为了故乡的“活历史”。王吉怀说,怀旧不是对过去的重复,而是注入了时代内容的重塑与升华。他把收集到的古件旧物,一方面修旧如旧,尽量保留古调神韵;另一方面通过适度开发,进行活化利用。久而久之,展览馆成了原平文化圈子里的亮点。王吉怀总结收藏的真谛:一是心生欢喜;二是可识别真假;三是悟得出精髓。他说:“每一件藏品里都有文化精髓在里面,我不能只当保管员的角色,而是要让更多人理解藏品的文化内涵。” 其实展览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教化,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在这里浸润久了,就会有收获。

现在这座集收藏展示、品德教育、文博研究为一体的民间历史文化小展厅,已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研究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为原平文化繁荣、经济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问时光深几许,安然浅笑春风起。人们在乡村街巷里看看匾额,照照镜子,瞧瞧老院,透过老物旧件,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从而激发人们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自觉性和行动力,这应该也是一种功德吧!

开办这个展览馆,王吉怀感到知足了。(郑志东)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