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偏关县“中国糜子之乡”正式授牌
2023年12月14日 11时36分   忻州日报

12月5日,国际“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发展合作高峰论坛暨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厦门隆重举办,共300余人出席论坛。会上,偏关县被授予“中国糜子之乡”。至此,我市斩获“一都八乡”称号。

此次论坛是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举办的国际性活动,全国各省市悉数参会。论坛上,中国粮食行业协会11位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相关驻华使馆和企业家代表,立足丰富视角、多元立场,交流探讨了粮农行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本次会上还举办了优势特色产业市县授牌仪式。经忻州市粮食行业协会层层遴选、推荐上报的“中国糜子之乡”——偏关,因其历史悠久、种植广泛、独具特色,获准授牌。

糜子在偏关县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始终将糜子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加大糜子核心产区、优质产区的建设进度,产业化布局、科学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做精做细“偏关糜子”品牌;与西北农大合作在糜子优质抗逆增效技术集成方面取得成效,2022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偏关糜米得到了中外嘉宾广泛好评。目前,全县糜子播种面积达到8.3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2100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16.7%以上。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的原则,该县先后在5个乡镇建成万亩糜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打造了4个集中连片种植核心示范园区,重点建设优种培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基地,逐步提高糜子的产量和品质。糜米产业已成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

据悉,偏关县将进一步聚焦杂粮特色优势,积极构建集“育、繁、推、种、加、销、游”七位一体的现代糜子农业产业体系,连接产业链“断点”,打通产业链“堵点”,持续推进糜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进一步擦亮“中国糜子之乡”金字招牌,推动糜子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白雪萍)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