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进博会雁门金波黄酒展区
“代州金波又琼酥”,宋代张能臣在《酒名记》中收录了一个时期宫廷上下和民间所酿203种美酒之名,其中就有代州黄酒;“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更是如此盛赞代州黄酒。代县自古就是形胜之地、政治要地、军事强藩、商埠重镇,黄酒越过巍巍雁门,驰名于长城内外,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媒介。这些因素也赋予了代州黄酒独特的风情和不朽传奇。

李俊参加2022全国黄酒品酒技能大师赛
“四达酒业”代表性品牌雁门金波黄酒,因坡地旱作黍米酿造而色黄如金,又有源自恒山山系泉水的“金波”“玉液”井水加持而温和绵香、味道醇厚。雁门金波黄酒创造性地配以红枣、绿豆,依古法工艺酿制,在浸、煮、晾、酵、榨、煎、滤等工艺流程后,呈现出清晰透亮、甘甜适口的特点。2011年,雁门金波黄酒代表“代州黄酒酿造技艺”入列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始人李全锁为“代州黄酒酿造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然而,在传播渠道多元化、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民间佳话已变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市场课题。为深度挖掘黄酒历史文化,扩大代州黄酒知名度,打造代州黄酒知名品牌,雁门金波黄酒“南征北战”,以每年二三十场的频次参加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品鉴会、推介会等,将产品的优质品质和口感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为进一步扩大代州黄酒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空间赋能。
进博会上拓展朋友圈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山西之夜”活动于当晚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此次活动向国内外嘉宾重点推出“投资环境及产业优势”(专业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非遗文化)、“人说山西好味道”(老字号美食)三大展示板块,这也是开放山西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
雁门金波代州黄酒兼具专业镇代表品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晋老字号”三张名片 ,携雁门金波百户侯代州黄酒、雁门金波百夫长代州黄酒两款产品参加此次进博会,且作为山西省唯一黄酒品牌入选晚宴酒单,并深受青睐,获得中外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严把产品质量关
说起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公司执行董事李俊说:“好酒也怕巷子深,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源自中国的黄酒还需要进一步推广,推广黄酒就是推广中国文化。”
北方有佳酿,代州黄酒香。今年,雁门金波黄酒分别走进浙江绍兴,四川泸州、成都,广西南宁及上海、北京等城市,参加了“南绍北代”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代州黄酒专业镇推介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颇具影响力的活动,传播和展示代州黄酒文化,带动更多的人爱上代州黄酒。
“线上+线下”推新品
在经销渠道的拓宽、销售形式的创新上,雁门金波黄酒也有新探索,“线上,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礼包’等形式进行推广;线下,利用覆盖全国的商务平台,以及旗下7个专卖店进行展销。”李俊说。目前雁门金波黄酒网络销售覆盖了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以“代州黄酒”关键词进行搜索,销售排行名列前茅。“我们的线下专卖店也是黄酒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给消费者带来场景式、体验式的黄酒品鉴之旅,把产品的历史、故事、文化讲清楚,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品牌形象。”李俊自信地说。
此外,雁门金波黄酒积极寻求跨界融合,与北京恭王府合作推出了一款“福”酒,并在恭王府非遗文化长廊设立销售点,为黄酒市场发展开拓新思路,积蓄动力。

雁门金波黄酒产品展示
在一个全民追求健康的时代,黄酒的健康属性“被放大”。黄酒酒性温润、温和、温性,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喝了暖胃、暖身、暖心。雁门金波黄酒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多年来,深化校企合作,与天津科技大学开展北方黄酒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智库合作基地;与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就黄酒类人才培养事宜达成合作意向;与山西农业大学李云龙研究员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糯玉米功能黄酒研发试验。目前,他们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藜麦黄酒、苦荞黄酒、桂花黄酒、百合黄酒已摆上消费者餐桌。
加强县级非遗传承人培育
雁门金波黄酒始创于1969年。从那时起产销黄酒,同时抢救、传承了珍贵的黄酒酿造技艺,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11月19日,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全锁以“酒旅融合,助推产业发展”为主题进行非遗传承培训。这已是今年开展的第四次培训。同时,他们与山西财经大学、忻州实用技术职业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不定期对学生们进行理论、实操技能培训,为代州黄酒酿造技艺的传承增强后劲和活力。

生产车间
“我们必须打开新的市场,让黄酒文化继续发扬传承。”李俊说,“在稳定原有的黄酒消费群体外,通过推出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黄酒服务。”(记者 庞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