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田野,满眼翠绿。走进忻府区高城乡高城村,村口“华北辣椒第一村”石碑引人注目,道路两旁,各种造型的辣椒模型镶嵌在植被中,远远望去,一座座大棚、一片片辣椒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愈发生动活泼。
“看这红彤彤的辣椒长得多好,今年又是好收成,这就是咱老百姓的盼头。”金秋时节,高城乡村民们一边采摘着红彤彤的辣椒,一边讨论着今年的收成,乡村田野一派丰收景象。高城乡种植辣椒已有20余年,依托这一传统产业,精心构建全产业链发展、多元化增收格局,火红的辣椒不仅富了百姓,还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多年来,忻州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作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打造特色实体经济模式,大力支持辣椒特色产业发展,广引金融“活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该行共计发放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115.32亿元,较年初净增1.21亿元。
高城村虽然有种植辣椒的历史,但一直做不大规模,形不成大市场,椒农增产不增收,怎样把辣椒产业真正打造成富民产业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忻州农商银行通过实地走访当地辣椒种植产业和加工产业,精准掌握产业信贷资金需求,线上建渠道、线下拓途径,着力在为客户降成本、优服务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监管、财政等部门的政策支持,创新信贷产品,推出“农担贷”等特色金融信贷产品,为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注入金融“活水”。深耕辣椒产业发展,先后推出“兴旺贷”等信贷产品,主动对接走访产业企业、经销商及辣椒产业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间,实行阳光办贷,全力支持辣椒产业发展,最大限度满足辣椒种植户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行在辖内累计投放辣椒小微贷20余笔、金额600余万元,真正做到从源头上精准助力辣椒产业实现种植无忧、丰产增效。
走进忻州坛坛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区内,一股特有的辣椒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一堆堆采摘回来的红辣椒在厂区内堆成了小山,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加工着剁椒。只见红红的辣椒从流水线的一端源源不断地送上流水线进行清理、粉碎,堆得像一座座红色小山包一样的辣椒,最终在流水线的另一端打包,等待下一步深加工。辣椒特色种植在高城乡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致富产业,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更离不开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该企业由于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支持,忻州农商银行领导在得知情况后,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规模、市场前景、资金需求等情况,实地察看辣椒的种植模式、生长、销售和融资等情况,安排客户经理与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开展尽职调查、优先进行审查审批、优先安排贷款投放,为其办理授信100万元贷款,切实为客户提供宽覆盖、高效率、便捷化金融服务,满足农业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这几年我们村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村。”说起自家近几年的收入情况,高城村张大爷满脸自豪。走进村内,一堆又一堆火红的辣椒堆满道路的两侧、农家的房前屋后,把高城村装点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一车又一车满载红红辣椒的货车排起长龙。近年来,随着辣椒产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辣椒质量参差不齐、辣椒收购点多、硬件设施不完善、收购价格不统一等问题影响到椒农效益及辣椒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如何确保辣椒产业持续、稳定、向好发展,销售是重点,效益是关键。该行积极探索辣椒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对接当地政府农业农村局,拉出辣椒产业清单,加大对辣椒产业包含的育苗、肥料、种植、加工、运输、采购、销售等全产业链上的农业公司、运输公司、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的支持和培育,大力支持“基地+农户”“公司+产业+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助力辣椒产业形成“种、产、销”良性循环、一体化的“发展圈”和“产业链”,助推辣椒形成特色、创出品牌和优势发展。
“村里干净了,住着舒心了,腰包鼓起来了,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依托辣椒振兴高城村,已然成为高城村村民的共识,共同富裕的道路在高城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田地里,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的笑容绽放在丰收的秋季…… (任飞鸿)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