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聚焦国庆、中秋“双节”:
忻州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2020年10月14日 10时50分   忻州晚报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各项文旅活动精彩纷呈。长假中全市旅游业态呈现的最大特点是,游客出行以周边游、自驾游、亲子游为主,特别是通过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活动,市民文明意识、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游客自觉践行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双节期间,全市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过官网、官微等方式,发布假日产品信息和出游提示,引导市民游客理性出游、文明出游、安全出游。同时及时利用两微一端、线下公告等方式,实时发布景区游客量等文旅信息,引导游客错峰出游。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活动,提供全方位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市文明旅游新风尚蔚然成风,成为各旅游景点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雁门关景区、云中河景区——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国庆长假期间,忻州秋高气爽,硕果飘香,适宜户外出行。记者陆续走访了我市雁门关风景区、云中河旅游度假区等地发现,爱护环境、文明出游蔚然成风。游客们有序排队、随身携带垃圾袋、有序停车……共同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10月2日中午,我市的云中河景区迎来了人流高峰。记者在停车场入口处看到,前来旅游的车辆排起了长龙,但所有车辆都在自觉排队,未发现车辆插队、抢道的现象。景区里虽然游客较多,但景区内外几乎见不到什么垃圾,“除了保洁人员的功劳,游客的文明素质提升也是重要原因。”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0月3日,一群忻州旅游小志愿者和家长们一起在雁门关景区入口处,或劝导、或提示、或鼓励游客身体力行,做到文明旅游。随后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此次文明旅游小志愿者活动持续到国庆长假结束,此类活动也将于每个节假日在我市各大景区轮流举办,并贯穿整年。

据了解,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文明旅游意识,我市各地旅游部门积极倡导、大力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常态化开展。例如在国庆节前,我市在云中河景区开展了文明旅游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向进入景区的游客发放《文明旅游手册》《垃圾分类,忻州更美》《文明旅游出行指南》等宣传手册,倡导“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垃圾分类,忻州更美”。

据悉,将文明旅游与垃圾分类有机融合,已悄然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内涵的核心之一,旅游时尚生活的必然趋势,广大游客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了文明素养与环保意识。通过政府指导、景区有力执行的联手宣传方式,必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增强社会公德,提高整体旅游档次。(张志远)

遗山公园、人民公园——

文明游园 共享美好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爱护环境、文明出游的风气日渐形成,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卉等已成为游客的自觉行为,给我市景区增添了和谐之美。

10月6日,记者走进我市遗山公园看到,虽然已是下午6点,但游客络绎不绝,公园重要位置都设有引导牌、文明提示语等。美丽的花海前,不少游客在为家人和朋友拍照,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对应的是干净整洁的公园,一批又一批游客接踵而至,却很少留下果皮纸屑和塑料袋等垃圾。记者跟随人流前行,一个小朋友正准备摘路边的花朵,家长连忙上前制止,并耐心教育孩子。在停车场,记者看到私家车井然有序停放,未出现车辆乱加塞等情况。

作为市区内主要出游地之一,市人民公园的环境受到游客们的一致好评,多处花圃边、零售店门前、游乐场内以及草坪等角落放置了垃圾桶,地面上基本没有垃圾。在公园游乐场的休息区内,孩子们在家长注视下欢乐地吹着泡泡、追逐嬉戏。市民都自觉地把果皮、瓜子壳和包装袋等垃圾用塑料袋装起来。

据了解,为了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大力宣传文明旅游,提前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我市城区内不少酒店门前和店内的电子屏幕反复播放有关文明旅游的宣传片段,各旅行社纷纷提供文明旅游小册子供游客取阅,部分景区出入口以及公共休息区内,温馨标牌提示随处可见,文明旅游氛围甚是浓郁。旅游志愿者也在假期深入各大景区,为游客提供讲解、指引服务,让来忻州的游客度过美好的假期。

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之风随处可见。有着多年导游从业经验的刘女士表示,忻州旅游形象与几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旅游形象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忻州对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以及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素养。公益广告、广播电视、标牌提示等等,都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景区内文明旅游的氛围。如今,做文明忻州人,文明旅游已蔚然成风,处处讲文明、人人守秩序已成为礼仪忻州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张志远)

老牛湾景区——

盛开文明旅游花

说到老牛湾景区,虽未太熟,但也去过几次,印象不是太深,但也颇有记忆。据人讲,今日的老牛湾景区已不可与往日相比,景区各景点焕然一新,文明理念根深蒂固,文明意识普遍提高,文明旅游蔚然成风,一种新型的旅游风尚正在形成。禁不住让人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和期待。

近年来,我市以文明旅游为主线,统筹全市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使旅游景区和旅游饭店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旅行社从业人员和游客文明旅游素质不断提升,旅游行业整体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形成了旅游工作者文明旅游行政、文明旅游开发、文明旅游经营、文明旅游服务和游客文明旅游出行的全方位文明旅游新格局。

国庆长假给了我这个机会,与朋友相约一起来到老牛湾景区。眼下,我市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旅游好时机。在景区内各色花儿竞相开放,五颜六色的花海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记者看到,游客都能够做到不折花不踩踏,文明赏花。景区内文明标语随处可见,游客有的拍照留念,有的骑车赏景。

一位偏关籍游客感慨地向记者说:“前些年,一部分人过于‘我行我素’,景区屡屡出现攀树折枝、乱扔垃圾等旅游不文明行为,现在好多了,上述现象已非常少见,取而代之的一股文明旅游之风,使人如沐春风。” 从业旅游服务的小赵更是感触良多:“人们的文明素质在提升,文明旅游观念已深入人心。”

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文明旅游的背后是全社会的共同发力。我市已经形成了文明旅游的新格局,且整个社会的文明旅游风尚较几年前有了明显进步,许多的不文明行为已销声匿迹。

“不管是去外地,还是在家门口,只要在旅游,都要多一份‘形象意识’,因为在外地你代表的是‘忻州形象’,在家门口你又是外地游客眼中的‘本地形象’。”从业10多年来,导游小杨总要在出游前多唠叨几句,叮嘱游客要文明出游。

在美丽的黄河岸畔,记者看到一群身背相机、弯腰捡拾垃圾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认真地捡拾着河边及景区的生活垃圾,将垃圾带走,将美景留下。

他们是“黄河长城”摄影群的摄影爱好者,发现和记录黄河长城的美。但他们发现,拍回去的作品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垃圾的镜头,影响了作品的美观度。

白色垃圾入镜不美,存在于大自然美景中更加不美。热爱摄影的人都有一双善于捕捉美、发现美的眼睛,容不得美景中出现白色垃圾。于是摄影爱好者们发起了“绿色生活,绿色拍摄”保护老牛湾公益环保行动,倡导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捡拾美景中的垃圾做起,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倡议书一发出,就得到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支持。活动当天,有近20名群友参加,有的群友还带上孩子一起捡拾垃圾,以此教育孩子保护环境。”摄影爱好者曹老师说。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文明旅游,探索建立健全文明旅游的长效机制,夯实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各有关单位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志愿引导、监督监管,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旅游环境,让“文明”与“美景”一路相伴。

老牛湾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宣传文明旅游,在景区门口,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在景区的核心位置,我们悬挂了许多文明宣传标语。我们还会定期对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检修,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

如今的黄河岸畔——老牛湾景区,环境整洁有序,设立的宣传标语和警示牌随处可见。“文明旅游,见诸言行”“小草青青,请勿踩踏”……这些标语牌和横幅,提醒游客注意言行举止。在景区的道路上,每隔几米就放置了果壳箱、废物箱;古树名木上,标注着种植的年代和树龄、树种,古建筑墙上,标注着建设年代和文物价值,提醒游客爱护它们……这些倡导措施,让文明之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旅游是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更是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的机会。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化修养,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市文明旅游工作的深入推进,盛开的文明旅游花在黄河岸畔将会愈加璀璨夺目。(张林泉)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