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报评论员
2020年09月26日 10时48分   忻州日报

前日召开的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动员大会再次发出了动员令,全市上下要按照会议部署,凝心聚力,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做长板,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全力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创新型田园城市,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必须认清形势,直面问题。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盯创建目标,突出抓基础建设,突出抓规范管理,突出抓长效机制,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漫步城区街头,城市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沿街商铺规范经营,门头牌匾整齐亮丽,居民小区焕然一新;墙体立面合理设置公益广告,在耳濡目染中浸润心灵、滋养文明……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有“颜值”,更有“气质”。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成果是初步的,必须对照创文标准认真进行“回头看”,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创建成果。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抓好“三件大事”重要指示、率先蹚出忻州转型之路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创新型田园城市的迫切需要;是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必须抓住关键,精准发力。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分兵把口,在市区范围内全面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行动、公共场所治乱行动、交通秩序严管行动、公益广告提质行动、市场监管强化行动、先进典型引领行动、未成年人强基行动、志愿服务塑形行动、文化设施提档行动、小区社区达标行动。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创文整体水平,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公共秩序,展现一流的精神风貌。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必须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决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楼层,而是市民的素质。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日常举手投足间的审美,更能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而文明的养成需要道德的滋养和规则的保障,必须坚持法治为经、德治为纬,持之以恒。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忻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党政机关要带头作出示范,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在单位做到位、社区作表率、家庭尽责任,以点带面,影响更多群众。让文明意识内化于心、融入血液、外践于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必须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文明其表,制度其里。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和成熟,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支撑。要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做到常态化创建。要不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认真对待各方面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盯住不放,及时解决;要不断完善责任机制,切实做到见事见人,不折不扣达标到位;要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效果明显的予以表扬,对落实不力的通报批评。

征程万里风帆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万众一心咬定目标以踏石留印的劲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持续抓好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为把忻州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