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山西新闻>>正文
省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美丽山西建设——
在绿水青山间写好履职答卷
2025年11月17日 10时14分   山西日报

加强主要支流生态补水、打造沿黄清洁运输通道、实施“一企一策”精细化管理……今年10月的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围绕全面推动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太原盆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内容,我省政协各界别和广大政协常委、委员们议政建言、凝聚共识,共同丰富完善了包含34项具体建议的两份调研报告。

于大局中调研思考,在大局中献策出力。今年以来,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山西省委部署要求,紧扣美丽山西建设主题,抓牢“全面推动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重点工作议政建言,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和履职成效。

调研是政协履职的“基本功”,省政协坚持“躬身基层听民需、开门纳谏破难题”。围绕“污水处理设施改造”赴姚暹渠改造项目、涑水河、黄河永济段开展专题调研;紧盯“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察看。从早春到初秋,省政协主要领导带队调研,行程跨越3个季度。在美锦华盛公司,调研组看到了入选2024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的“熄焦不用水、中水循环用”技术。该企业年100万立方米废污水、200万立方米冷凝水的回用,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另一路调研组循着母亲河脉络深耕一线:从太原盆地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出发,足迹深入太原、晋中、吕梁3市19县,实地探查污染成因、把脉治理症结;沿黄河干流沿线污染物排放治理重点区域,踏勘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县,详尽梳理生态保护堵点、现场研判破题路径。在临猗县丰淋牧业有限公司,调研组看到“猪粪变资源”的“丰淋模式”——种养结合、全量还田的技术,有效带动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范例。

为提升调研质效,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问卷调查,精准发现并助力解决难题;深化“联动调研”,加强与民主党派、省市层级的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赴新疆等地考察学习“乌—昌—石”区域大气环境整治经验,以“他山之石”破解本地难题。

“你们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情况我们了解了,能再带我们看看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吗?”梁美生委员的提问,体现了调研的细致;“带着真心深入,不回避‘难听话’,群众才会讲实话。”薛金平委员的感悟,道出了调研的真谛。

调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省政协坚持“研以致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精准建言,让“好声音”向“好政策”转化,推动生态保护从“纸上”落到“地上”。

9月11日,省政协组织召开太原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太原市政府、太钢集团等介绍污染治理情况,省生态环境厅、太原市、清徐县相关负责人及政协委员聚焦SO改完善调研报告,联合政协委员、科研院所专家、厅局骨干及基层工作人员组建材料专班,针对重点难点专项攻坚。一场场“头脑风暴”中,专业研判与基层经验碰撞交融,厘清问题脉络、激荡破题火花——

针对水质持续改善基础不稳固、河流水质未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的问题,省政协委员、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班凤梅建议,全面引入“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围绕沿黄市县农村水环境质量提升,省政协委员、山西瑞成达生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莉提出,在中心村、旅游风景区布设在线监测与视频监控,接入县级“智慧农污”平台,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

考虑煤矸石处置难问题,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地中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玲春建议,严格落实《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通过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将“生态包袱”转化为“发展优势”……

每一份提案、每一次发言字斟句酌,力求兼具前瞻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些建言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真正做到“建在需要时、议到点子上”。

“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引导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美丽山西建设凝聚共识和力量。”省政协秘书长毛益民说。

本报记者郭宁 本报通讯员陈莎莎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