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博会“四叶草”场馆内,山西展厅的一角始终聚拢着稳定的人流——这里没有精密的仪器、前沿的药品,却凭着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形象,成为展区内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它就是山西文创顶流IP佛小伴。在各类展品争奇斗艳的进博会上,佛小伴以独特的文化内核与憨态可掬的设计,走出了一条山西文创突围市场的特色之路。
佛小伴展台被大小形态各异的IP周边产品摆得满满当当。圆乎乎的脑袋搭配眯成月牙的眼睛,一个个标志性的笑脸既延续了云冈石窟佛像的庄严神韵,又融入了萌态十足的现代气息,让原本严肃的文化符号变得亲切可触。
山西大同闹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佛小伴IP主理人刘雯介绍,参展的佛小伴系列涵盖经典款毛绒玩偶等主题产品,以及胶塑盲盒、刺绣环保包等生活化衍生周边产品,其中全新推出的“平安十二相”深受年轻群体喜爱。
展台前,上海市民何东手持刚买到的文创产品难掩兴奋,“佛小伴在网上早就火了,这次专门冲着它来山西展厅,线下接触后发现佛小伴IP形象特别多元。买到心仪的产品太开心了,以后一定要去山西看看。”
首次登陆进博会便收获热烈反响,刘雯很激动:“借助进博会这个面向世界的大舞台,我们希望佛小伴走得更远,同时为山西文化的传播推广贡献力量。”
佛小伴的走红绝非偶然,背后是文创团队对“文化+市场”模式的深度探索。不同于部分文创产品简单复制文物图案的粗放做法,佛小伴团队深入挖掘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调研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与消费习惯,将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生活需求精准对接,成功让文创产品从“货架上的展品”转变为“生活里的陪伴”。而此次参展的限量版、特殊款产品,更精准抓住消费者对“独特性”的追求,进一步提升了佛小伴IP的市场吸引力。
展期过半时,佛小伴展台的限量款已为数不多,但仍有不少人专程赶来询问。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三晋大地的文化底蕴,更见证着山西文创从地域品牌走向全国市场、从文化符号成长为消费热点的华丽蜕变,为山西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安晓奕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