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贴息撬动百亿社会资本,到奖励直达种粮农户;从打造16个品牌强县,到厕所革命、污水治理超额达标……11月4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我省以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为引擎,打出一套“贴息+奖励+绩效”组合拳,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到田间地头,使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据了解,在粮食生产方面,我省针对种粮农民等主体出台了大豆、油料等作物的种植奖励政策,明确了具体的补贴标准和发放流程,奖励资金直接按种植面积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比如,2024年对种植大豆的农户,每亩给予100元补助,全力保障国家下达的135万亩大豆种植任务顺利完成。此外,近两年我省还安排了1.5亿元财政奖励资金,重点支持打造特色优质农业品牌,已创建16个农业品牌强县,每个县给予约1000万元奖励。
在乡村建设方面,我省鼓励各市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改造等工作中先行投入。省级财政则根据各地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估结果,给予相应奖励。
张磊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