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国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厂景。记者冯晓磊摄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国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铝业”)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氧化铝产业核心骨干,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数智化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走出了一条传统氧化铝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
向高端化发展要动能,山西铝业在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升级领域打出“组合拳”:引入合作方投资1.05亿元建设赤泥选铁项目,年处理进口矿赤泥170万吨、选铁减排34万吨,年产值超4000万元;建设一、二期镓厂,从氧化铝循环母液中提取金属镓,设计产能80吨/年,构建起铝土矿(镓矿)—氧化铝母液—金属镓—砷化镓半导体产业链,同步推进3000吨/年碳酸锂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约2亿元。高端产品方面,引进合作方一期投资约4000万元建设年产2万吨大孔拟薄水铝石项目,年产值约2亿元。此外,超白微纳米级氢氧化铝工艺研发成功,工业化试验产出合格产品,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建成后年产值超4亿元,构建起多元高端产品矩阵。
向绿色转型要突破,山西铝业引进合作方投资1.1亿元,使用生物质燃料产出可燃性气体,替代天然气,可节约六分之一的天然气用量,年产值约1亿元。投资9600万元建设焙烧炉余热供暖项目,为原平市区450多万平方米区域供热;烧成窑烟气余热回收年节约标煤6108吨,减排CO215270吨、SO2458.1吨、NO2229吨。企业还建成山西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的电动重卡充换电站项目,利用厂区闲置土地建成2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国内首家推进氧化铝绿电替代企业。
向数智化升级要效率,山西铝业以数智化重塑生产运营逻辑:搭建大宗物料管控、生产系统集中管控平台,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资源调度高效化、信息可视化;搭建原煤采制样及样品传输一体化作业流程,数据实时上传,推动作业自动化;依托厂区5G专网全覆盖,有效提升生产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构建全域“天眼”系统,新增410路监控画面,集成视频AI分析软件,7×24小时监测违章行为。2025年,山西铝业投入3.9亿元升级装备,新建二期低温法深锥槽、蒸发器、外排泵及赤泥脱碱等关键设施,率先引入铝酸钠溶液自动检测装置,全面实施液碱、沉降泥层在线检测。此外,企业还以节能与自动化为核心,引入磁悬浮、空气悬浮等高效节能技术,推进抓斗天车、自动包装机、火车车厢清扫/摘复钩机器人应用及边缘散小区域无人值守,稳步实现“机械化替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
向科创协同要潜力,山西铝业依托产学研突破技术壁垒: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发赤泥低碳低钙高效回收有价元素及尾渣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动碳排放降幅超50%,近三年降本9000余万元;联合中南大学攻克无钙溶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年节约生产成本近3000万元。目前累计获专利24件,授权发明专利11件,在审40件,其中“赤泥低碳低钙高效回收有价元素及尾渣资源化利用技术”摘得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基于激光扫描三维建模实现铝土矿抓斗天车(20吨)无人操作”“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流场重构与SNCR布袋除尘协同治理”等成果,荣获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以科技创新为“三化”转型筑牢根基。
从绿色转型到高端产品突破,从数智管控到科创攻坚,山西铝业以“高端化、绿色化、数智化”为支点,在传统氧化铝产业中蹚出绿色智能升级新路径,为山西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记者魏鹏飞 通讯员唐鹏飞)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