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忻州头条>>正文
驭“数”而行 向“新”而生
——我市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24年05月21日 10时33分   忻州日报

太忻数据流量谷。 记者 张存良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4.5%,累计建成5G基站6328座,太忻数据流量谷入驻时光轴、赛博未来等数字经济企业32家……在忻州,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经济新引擎时代机遇,强化细化工作举措,积极促进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和核心产业,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高位推动,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作为建设网络强市的基石和重要内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渐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两年,我市牢牢抓住“新基建”的窗口期,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开放公共资源561处、建成5G基站6328座,5G用户约132.32万户,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2.39个。

以5G建设带动5G应用,用5G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2年,我市数字经济机制建立指数全省排名第一,数字经济政策规划制定和落地情况全省第三。如今,我市已实现了各县(市、区)重点区域5G连续覆盖,形成了5G+智慧煤矿、5G+智慧医疗、5G+智慧文旅等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截至去年8月,我市“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140个,工业云平台、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应用成果项目达到60余项,形成了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亮眼的数据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助力。为了答好发展数字经济这道必答题、抢答题,我市在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出台《忻州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启动编制《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先后举办了代州黄酒专业镇数字化转型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活动推进会和法兰专业镇数字化转型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活动推进会,同时大力拓展数实融合新场景,积极推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能源、服务和社会各领域的示范应用,真正实现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龙头引领,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去年,位于忻州经济开发区半导体产业园的北纬三十八度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实现新突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温度补偿型滤波器工艺量产突破的纯代工公司,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产出良率逐步上升到95%,远超国内同行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滤波器制造能力的芯片制造商,该公司与半导体产业园区内的忻州元鸿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持续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及成品率,实现产业链上下协作配套和技术合作,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发展。

“未来,我们要努力成为国内射频滤波器代工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马聪勇说。

北纬三十八度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市做优电子信息产业、激发经济活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前半导体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半导体产业园已建成,截至去年,园区入驻企业4家,涉及7个项目,5个项目已投产。其中,北纬三十八度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忻州元鸿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和忻州中科晶电信息材料有限公司为“链核企业”。北纬三十八度和中科晶电已成功实现“小升规”,正在加快对接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众牧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推动产业上档升级。

内育外引,深挖数字产业竞争新优势

乘“数”而上,突破数字经济发展是一座城市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市坚持内育外引并举,为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去年11月,“忻州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仪式在忻州经济开发区举行。作为大龙网集团在山西省内落地的第一个跨境电商重点园区,该项目的落地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主动把握“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加快实现“数字经济”向“实体经济”循环转化的生动实践,也是忻州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数字经济水平、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园区将依托大龙网集团丰富的海外渠道资源和10余年的跨境电商运营经验,通过“海外渠道+互联网+外贸+跨境大数据+金融+品牌”的运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双重整合,帮助忻州特色产品打出品牌、跨境出海,打造忻州市外向型经济的新高地。

走进太忻数据流量谷,数字经济的脉动强劲有力、动感十足,2023年底,已有时光轴、赛博未来等32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据了解,太忻数谷以培育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发展要素为重要抓手,招引集聚一批大数据头部企业,吸引更多优质战略合作伙伴入驻,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牵引带动作用,推动数字信息产业链各类资源加速聚集,共建数字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数字+”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服务平台的“忻州样板”。

未来,“谷”中的数字经济技术企业将超过100家、数字应用场景突破100个、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00亿元,成为忻州乃至全省数字经济的“场景地标”。

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蝶变”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数字化这一发展核心要义,以企业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拓展数字化融合应用场景,擘画数字经济发展“蓝图”。

2022年,全市新增5户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全省排名第一;新增7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全省排名第二。2023年,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9户,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户。

放眼忻州大地,广大企业在数字经济这条新赛道上正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恒跃集团、佳诚液压等17家企业完成数字云工厂升级改造,实现全流程、全生产要素数字化管理。

晨辉锻压、管家营法兰锻造等企业进行设备、环保、安防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工厂智慧化运行,提升关键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数字化智能制造能力。

金宇科林、华晶恒基等7家企业完成系统上云,实现数据在云端分析管理,为企业降低运维成本、筑牢安全屏障、提升管理效率、保障系统平稳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中电投铝业的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平台、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铸造高炉数字化平台、山西奥博能源“5G+智慧产业园”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的引领作用正在显现,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明显提高。

升级就是转型,转型才能升级。智能制造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正日益凸显,也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忻州正面向未来、敞开胸怀,热情迎接并拥抱数字经济,奋力推动数字经济在新时代为全市发展蓄势赋能、赢得先机。(记者 魏鹏飞)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