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忻州头条>>正文
乘势而上奋楫行
——我市强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18日 13时17分   忻州日报

雁门关景区

“在忻州,历遍山河,人间值得。”外地来忻州游玩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打卡体验。

“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都非常棒,很值得来体验、打卡!”谈起选择忻州的原因,不少游客表示,这里不仅景色秀丽如画,更是一座文化“富矿”。

近年来,我市文旅市场活力四射,亮点频现,吸引不少游客来忻州旅游观光。据统计,2023年,全市景区接待游客2647.1万人次,门票收入7.84亿元,经营收入14.89亿元,其中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老牛湾、忻州古城5个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27.2万人次,门票(经营)收入10.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68%、154.57%。

富集的旅游资源、优惠的旅游政策、丰富的文旅活动,涌动起忻州文旅产业千帆竞发、异彩纷呈的滚滚热潮,彰显着文旅事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累累硕果。

强化重点龙头景区打造

全面提升文旅品牌形象

忻州地处华北平原、晋西北黄土高原、蒙古高原接合部,是草原、中原文明并蒂绽放的融合带,农耕、游牧两大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因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底蕴厚重,故享“文跻九原、雅出秀容”之誉。

近年来,我市立足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坚持将文旅产业作为全市转型的新支点,以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文旅产品创新、业态优化、配套完善、服务提质,加快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

去年,我市出台2023年全市龙头景区“1+4”梯次打造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确定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龙头景区进行提升建设,雁门关、芦芽山、老牛湾、忻州古城4家重点景区参照龙头景区标准进行培育提升。

五台山景区持续推动台怀镇中心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与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航兴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忻州古城景区深入挖掘忻州文化内涵,策划组织了“中国年·在忻州”系列活动、“云游古城”直播活动、“中国端午自在忻州”系列活动、忻州市挠羊赛活动等。

偏关县积极与忻州汇丰文旅、山东金石文旅、山水景界等优质社会资本对接,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激活发展动能,为“大老牛湾”景区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还拍摄了招商宣传片,开展了“好邻居多走动”准格尔旗招商行动,出台了《全域旅游招商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工作。

代县初步确立了“1235”长城一体化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全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引领区、形象标识区经典示范样板。雁门关景区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腾讯视频进行联合直播,引领游客云游雁门关;与多款网络游戏合作,在游戏中植入雁门关场景,让玩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畅游雁门关。

芦芽山景区利用旅游特色一条街、汾河湿地公园发展畔山民宿、汾源商街等,开展避暑养生、中医养生等服务,建设东寨康养小镇,打造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拓展运动康养产业。

加强文旅品牌建设作为文化旅游的“王牌”,也是文旅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我市把打造品牌活动和擦亮品牌项目作为工作重点,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去年,全市新评定3A级旅游景区7家,2A级旅游景区4家,实现A级以上景区县域全覆盖。云中河景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岢岚宋家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文旅部“夏季村晚”示范点;五台山慧养文化旅游片区建设被列为山西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重要内容;忻府区、五台山景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忻州古城景区获评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偏关县乾坤湾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深耕项目做优服务

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2024年春节8天假期,忻州古城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80.88万人次,同比增长17.25%,稳居全省第一,经营收入2500.16万元,同比增长55.93%,再创历史新高。

忻州古城爆火的重要原因之一实则是我市对“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的深挖以及对重点项目的深耕。

纵观山西,从北到南,古城名城并不少见,经营之道却各有千秋。

在古城的开发建设上,我市设定“政府主导,社会招商,市场运营,自主管理”的总基调,不局限于过去就景区抓景区的传统思维,而是把古城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高地,通过引进有竞争力和有影响力的合作方,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走出了坚持开放引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条新路子。

古城不收门票,停车免费,饭店明码标价,古城博物馆、演艺活动不要一分钱。古城以淳朴的好客之道,不断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满足了游客的口福、耳福、眼福。

用“心”焕“新”,忻州古城如今充满了新活力,在文旅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城市宣传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古城的出圈也吸引了广大游客对忻州更多景点产生兴趣,以此为契机,让忻州文旅“满树繁花”。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今年我市文旅市场实现开年开门红。在五台山上撞响新年钟,在河曲转九曲黄河阵,在老牛湾晋蒙大峡谷吃火锅,在云中河畔泡温泉,一道道招牌菜的推出,一个个温情项目的吸引,让“不一样”的忻州人气暴涨,游客井喷。据山西文旅云数据统计,今年2月10日至2月17日,全市累计客流316.97万人次,接近于全市每家每人都接待了一位客人,所带动的消费达22亿元。

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良性的市场秩序,也离不开政策制度的持续优化。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我市专门印发《忻州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旅游服务标准,举办忻州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班,开展标准培训、技术练兵、技能大赛、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此外,还出台《关于忻州市A级景区优待政策的通知》,切实保障各类优抚对象权益。

做好“文旅+”文章

赋能产业融合发展

文旅产业作为忻州城市发展“最粗的血管”之一,也在源源不断地为其他产业提供优质“养料”。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赋能升级”,全方位创新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现已形成“文旅+农业”“文旅+研学”“文旅+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局面,文旅市场消费场景不断丰富。

“文旅+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我市积极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进多元功能聚合,使乡村旅游由分散粗放发展向集中集约发展转型,同时不断加大忻州市全域旅游规划关于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实施力度,引导各县(市、区)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如今,岢岚县宋家沟村、偏关县老牛湾村、保德县故城村、宁武县宁化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集中推进的100个文旅康养特色美丽乡村显现雏形。25个村成功申报为2019年度山西省旅游帮扶示范村,10个村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岢岚县宋家沟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定襄农耕体验之旅入选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忻府区北合索村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繁峙县砂河镇打造的憨山景区,最高时日接待游客7万多人。受文旅产业带动影响,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万元,同比增长9.3%,增幅高于全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文旅+研学”,着力建强红色阵地。忻州曾是晋察冀、晋绥两大根据地的中心腹地,八路军出师抗战的第一个司令部在这里设立,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忻口战役在这里打响,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走出的10个方队5个就源于忻州。

依托深厚的红色底蕴,我市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载体,不断创新红色旅游体验方式,强化红色景区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在红色旅游廊道建设中,推出“红色沃土·百年峥嵘红色游”等精品线路,五台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代县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夜袭阳明堡机场遗址等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先后有13处红色文化遗址列入山西省公布的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精心打造14处省级及以上革命历史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徐向前故居、白求恩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已经成为忻州这片革命热土最深沉的底色。

“文旅+康养”,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户外温汤、云中花海、古城民宿、奇顿温泉……走进处处是景的忻州康养示范区,每一处都彰显着“康养”的独特魅力。

对广大游客来说,到忻州康养旅游,是一次“洗眼”“清肺”“养身”的绝佳之旅。这里既有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有雄奇秀美的太行山水,中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致使忻州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大部分地区低3℃至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宜人,四季宜居,是发展康养产业的绝佳之地。

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为进一步发挥康养产业突出优势,让康养品牌更加响亮,我市频出实招,制定文旅康养集聚区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做强森林康养、温泉康养、杂粮康养、中医药康养、运动康养五大板块,通过实施文旅项目带动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强芦芽山、凤凰山、顿村周边的康养项目规划布局,成功推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忻府区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云中河、忻州古城被评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并获得省级文旅康养专项奖补资金2000万元,还先后荣获“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康养福地·自在忻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新业态的涌现和新消费的升级,意味着文旅行业需推出更具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旅消费产品和服务方式。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路向东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发展研学游、自驾游、康养游、低空游、体育游,引导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艺术展览、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内涵,同时大力推动非遗进景区,支持各景区积极推动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演出形式,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丰富和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一边乘势扬势、一边守正创新,在“引客入忻、留客驻忻”上谋实事、出实招、见实效,成为忻州这座文化旅游“宝藏城市”被更多人看见的关键。

如今的忻州,正在通过发掘文化内涵,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在讲好忻州故事的同时,面向全国叫响忻州全域旅游的发展品牌。(记者 魏鹏飞 薛璐瑶)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