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忻州头条>>正文
锻“链”筑“基” 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忻州市推动七大能级跃升系列报道之安全篇
2024年05月15日 10时15分   忻州日报

(忻州市推动七大能级跃升系列之安全篇见第二版)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要求。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工作要求,以安全生产“543”工作机制为抓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扎实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积极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全市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了“双下降”,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各项生产安全控制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上下同欲者胜。一幅幅厉行安全发展、严格整治监管、强化源头防范、发力系统治理的壮美画卷,在忻州大地展开。一曲曲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旋律,在以高水平安全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奏响。

锻造责任之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安全生产既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丝一毫不能放松。

尤其是像忻州这样,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众多,森林火灾、水旱地质等灾害隐患较多、风险较大的市,抓好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统筹发展与安全,首先要树牢底线思维,凝心聚力抓安全,把安全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压紧压实各方面的责任,守稳把牢各领域的安全底线。”市委书记朱晓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几乎逢会必提安全生产,下乡调研必查安全生产。

在近年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中,几乎每次会议都会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几乎成为“钉子”议题,牢牢钉在常委会会议议程里。

不仅是市委常委会会议,安全生产也是市政府常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更是多次专题调度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市安委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重要节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是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有效推动全市“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是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的关键。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市、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均在本单位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各单位安委会职责任务和组织机构,统筹负责本单位、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重点行业领域分类分级监管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记分办法,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全市安全生产“543”工作机制中,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体系是重中之重。“四牌一卡两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制度、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查自纠在忻州各企业中积极推行。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履职尽责承诺等规章制度。各企业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高危行业企业依法设置安全总监。

安全红线的威慑和牵引,让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全市上下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大厦”上夯基固本、添砖加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成为“安全责任谁来担,众人齐心护安全”的集结号,凝聚了安全发展的磅礴力量。

深挖隐患之源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由此可见,对隐患、苗头、征兆的忽略,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

强化专项整治,深化源头治理,是消除隐患、清除事故苗头和征兆、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抓手。

去年5月份开始,我市以安全生产“543”工作机制为抓手,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持续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监管执法,推进宣传教育,健全应急救援体制,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和事故。

市安委办成立工作专班,抽调住建、城管、消防、交通、文旅5个行业和3个重点企业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办公,采取“账单管理、办结销号、打分排队、情况通报、警示约谈、督导巡查、定期调度、目标考核”等工作措施,不断把专项行动引向深入,取得明显成效。

在去年开展的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中,市、县两级持续发力,采取企业自查自纠、县级全面排查、市级督导检查同步开展、一体推进的方式进行,共出动50个检查组,对煤矿和非煤矿山进行排查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

此外,我市吸取全国各地发生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排查风险隐患,确保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煤矿方面,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将全市66座煤矿划分为A、B、C、D四类实施分类监管,对正常生产建设矿井重新调整选派了监管专员;非煤矿山和尾矿库方面,全面落实监管专员安全监管职责,扎实开展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露天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汛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危险化学品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开展危化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安全专项整治和互联网销售危化品专项检查工作;冶金工贸方面,落实监督检查计划任务,开展冶金工贸行业“百日清零行动”回头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2023年工贸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

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防止企业出现安全事故,还要确保道路交通、旅游景区、餐饮住宿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每到此时,各级各相关部门就会紧张起来,党委政府督导巡查、远程调度检查、部门检查抽查、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加强24小时值班,只为及时发现整改隐患,只为扎牢安全藩篱,只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只为游客安全出行。

消除安全隐患,遏制事故发生,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紧盯事故苗头和征兆,强化源头治理,力行预防之道,忻州在行动。

筑牢防灾之堤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去年7月底至8月初,华北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尤其是太行山区受灾严重。这次特大暴雨影响到我市东部各县(市、区)。

早在暴雨来临之前,市气象局就发布重要气象信息,准确预报天气情况,指出主要风险,并提出防范建议。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部署,对重点部位、重大工程、重要设施、重要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特别是对水库、河道、淤泥坝、尾矿库及涉及非煤矿山的地域展开巡查,做到库坝有人值守,遇警有人处置,隐患及时排除,确保泄洪畅通,防止因突然涨水造成人员伤亡。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运输、交警、邮政管理、农业农村、供电等部门和单位,各县(市、区)、各生产企业严阵以待,紧盯汛情变化,及时启动防汛响应,及时排除险情,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较于这次特大暴雨,忻州更多面临的是因干旱而形成的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尤其是到了祭祀的日子,消除火灾隐患的责任更显重大。

宁武县森林资源丰富,每年春天都因干旱、祭祀等因素,面临森林火灾的威胁。今年开春,该县发布封山令,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级林场及二级以上公益林,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区域,公路通道两侧林带等高火险区进行封山,严格控制车辆及人员通行,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织密“安全网”,筑牢“防火墙”。市森防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火情,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3月25日,我市启动了以“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为主题的第四届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争当防火政策的“宣讲员”、依法用火的“示范员”、文明祭扫的“倡导员”、火险预警的“情报员”、隐患治理的“监督员”,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林区、景区、企业、农村、学校等场所,向广大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安全用火、火灾扑救及避险常识等。

各县(市、区)也纷纷行动起来,筑牢防火屏障,守护绿水青山。定襄县严格落实林长领导责任,建立县、乡(镇)、村、户、护林员五级责任体系;河曲县倡导文明祭祀,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坚决杜绝火种上山入林;原平市积极开展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预防、处置、扑救能力……

强化灾害防治,保障群众安全。我市始终坚持高标定位、精益求精,已初步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机制畅通、标准完善、科学高效的灾害防治体系,今年防灾工作将在去年成功抗击特大暴雨灾害和森林草原“零”火灾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夯实安全之基

春节过后,一篇安全教育文章《安全到底为了谁》在轩岗煤电公司掀起一股学习热潮,“安全到底为了谁”的话题,引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热烈讨论。

“说千道万,安全还是为了咱自己。我们今年开工第一课就是‘安全到底为了谁’专题讲座,矿长和党委书记下队给我们讲安全应知应会、风险辨识等内容,队里面书记和队长讲作业现场安全确认、隐患排查等。通过学习,我们收心归位,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轩岗煤电焦家寨矿综采三队职工张云平说。

轩岗煤电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让职工成为安全的主人,让安全成为每位职工的“保护伞”。

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山西煤运猫儿沟煤业公司、河曲县华山气体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将安全生产作为春节复工复产第一课,进一步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复工复产。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和社会民众安全素质,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2023年,我市印发了《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和7项主要任务,着力凝聚全社会安全发展共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展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安全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7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3处,煤炭先进产能占比84.4%,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我市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作业等工作,使得矿井本质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瓦斯监控值班值守,建立煤矿企业互联网监测平台,对全市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管。

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只为事故和灾害发生时多一层安全保障。机构改革以来,忻州市级共修订30部专项预案。去年,开展了忻州市文物古建消防应急演练、市区两级地震疏散联合演练等政府专项预案演练,以及禹王煤气化工有限公司粗苯罐泄漏着火事故应急演练、原平铝厂赤泥库洪涝灾害事故等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区联合举办了防汛抢险综合实战演练,切实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的目的。

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推进智能化改造、强化队伍建设和应急演练……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像心脏跳动一样,一刻也不能停。

众志成城齐努力,全力以赴保安全。每一个事故隐患的消除、每一场自然灾害的应对都倾注着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谋划、善作善成,都倾注着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严规守矩、智慧汗水,都凝结着忻州儿女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全市上下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大力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忻州实践”创造安全稳定环境。(记者 杨峰雷)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