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当中转机票比直飞便宜时 可以只乘坐第一段放弃第二段吗?
律师:旅客弃程,看似“聪明”,其本质是一种违约行为
2025年11月07日 09时36分   山西晚报

近日,部分山西晚报读者反映:不少游客选择淡季出行,一些中转机票的价格比直飞机票更便宜,甚至价差较大。有旅客选择只坐第一段旅程、弃程第二段。旅客弃程第二段的方式,是否有相关违约风险?有航司已经对旅客弃程第二段航班的行为做出限制,比如厦门航空客服人员称,若乘客弃程第二段航班,今后可能将无法再购买厦门航空的中转航班机票。对此,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了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牛培山。牛培山律师告诉记者,旅客主动、故意弃程第二段航班,存在明确的违约风险。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可以被认定为违反与航空公司之间签订的航空运输合同。

据了解,旅客购买机票,即与航空公司成立了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关系。这份合同的内容不仅包括机票上载明的航段、日期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航空公司公布的《运输总条件》。这份文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约束力。

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运输总条件》中都有明确规定:机票必须按照航段顺序使用。旅客购买从A地经B地中转至C地的联程机票,其合同目的被认定为从A地到C地的全程运输。旅客故意放弃B地到C地的航段,直接构成了对合同约定行程的违反。航空公司基于旅客将完成全程旅行的预期,才给出了低于直飞航班的价格。因此,弃程行为在民事上构成了根本违约。

此外,旅客有补缴差价的风险。航空公司理论上享有向旅客追索差价的权利。因为旅客的违约行为,其获得的票价优惠(即联程票价与直飞票价之间的差额)失去了合同依据,构成不当得利,应予返还。

同时,弃程行为会导致后续所有航段(包括回程)被自动取消。如果旅客有托运行李,行李会被直接运往最终目的地(C地),导致旅客在中途(B地)无法取回,造成极大不便。

从“潜规则”到“明规则”的转变:过去航空公司追查成本高,可能默许此类行为。但随着技术发展(如大数据分析)和此类现象的增多,航空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法律风险正在从理论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

律师认为,旅客利用票价体系漏洞进行弃程,虽看似“聪明”,但其本质是一种违约行为。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磊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