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除了经典的五仁口味外,非遗传承人还开发出麻辣牛肉松等新式口味
中秋将至 老技艺解锁月饼新“味”来
2025年09月15日 10时50分   山西晚报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市场逐渐升温。9月12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来到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走进多家非遗月饼工厂进行实地探访。

12日上午9时许,在拥有太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晋王福秋仙月饼工坊”里,第七代传承人王秋仙与家人、乡邻正忙碌着,揉面、包馅、打胚、烘烤……空气里弥漫着胡麻油与花果馅料交织的浓郁甜香,也弥漫着跨越数代人的团圆记忆。

“作为晋式月饼的重要代表,晋源月饼不仅是一种节令食品,更是一张承载着文化乡愁的地域名片。”王秋仙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如今,这门老手艺正以坚守传统的匠心与顺应潮流的创新,不断“出圈”,俘获了从老人到孩童、从本地到远方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味蕾。

“热油和面,白酒提香,果仁实料,古法烘烤”这十六字,是晋王福秋仙月饼得以“熟”制胜、“香”传远的秘诀。王秋仙介绍,她家月饼的饼皮需按7:3比例用熟胡麻油制备,馅料也一律预先烤制炒熟,再加入高度白酒与饴糖,这样做出的月饼不仅更加酥香,还能自然延长保质期,甚至越放越香。在馅料选择上,工坊坚持真材实料:核桃、花生、芝麻、葵花籽、南瓜子等果仁经炒制碾碎,拌入玫瑰酱、桂花酱与蜂蜜,最终入口甜而不腻、酥而不散,洋溢“五谷丰登”的圆满滋味。

除了经典五仁口味,今年,王秋仙还大胆推陈出新,开发出巧克力流心、奥利奥巧克力、蛋月烧、金沙蛋黄,甚至麻辣牛肉松等一系列新式口味,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批造型可爱的卡通月饼如憨态可掬的兔子、寓意吉祥的福鱼、象征长寿的寿星也跃然盘中,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中秋“伴手礼”。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让非遗月饼不再只是节令符号,更成为日常可享、老少皆宜的“长红”单品。

同样位于王郭村的“三晋尚品”非遗工坊,则以另一项绝活——“醋香空心月饼”赢得市场青睐。工坊负责人王英介绍,空心月饼的制作极具巧思:包馅时饼体为实心,但经高温烘烤,糖料融化附着内壁,自然形成中空结构。她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用铁质火炉双段烤制:先以80℃低温将外皮焙至金黄,再上下火同步烤透。这样做出的月饼外形扁圆、皮酥馅润,既保留传统空心特色,又克服了易碎、鼓胀的缺点。

“真正让这款月饼实现味觉突破的,是添加山西有名的6度手工醋。”王英说,醋香柔和地融入红糖与果仁馅料中,造就了“只闻醋香、不觉酸味”的独特口感,不仅风味层次更丰富,还兼具健胃消食等健康益处,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

如今,“三晋尚品”的空心月饼已从中秋限定发展为常年爆款,订单不断。工坊不仅对产品进行独立包装以延长保质、拓宽销路,更积极吸纳本村妇女 参 与 生产,实现了非遗传承与村民就业 的 双赢。

无 论是王秋仙的多味月饼,还是王英的醋香空心饼,它们都已超越食品本身,成为晋源文化的一部分。工坊墙上一张张“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工坊”证书,不仅见证着一门手艺的荣光,更记录着乡村匠人从“手艺”到“守艺”、从“应季爆款”到“常年长红”的奋斗之路。

一块月饼,一味传承。晋源非遗月饼的成功,不仅源于对古法技艺的坚守,也来自对当代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它用香甜的口感缩短了时光的距离,也用不断创新、不断打开的市场,让这份源自太原晋源区的文化温度,传得更远、更久。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杨润德

1.造型可爱的卡通月饼。

2.晋王福秋仙月饼展示。

3.众人忙碌着制作月饼。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